1月30日,在中国书刊发行业协会非国有工作委员会、北京新六感出版创意与国民阅读促进中心主办的“漫画出版的日本模式vs中国之路”论坛上,旅居日本的作家、日本出版专家李长声就日本漫画出版的发展现状和趋势,阐释日本经验对中国漫画产业发展的借鉴价值。
李长声认为漫画属于亚文化,是一种典型的消费型文化。从文化层面分析,漫画虽然有日本传统的元素,但是更多带有“舶来文化”的影子。同时,日本漫画的特点体现在故事性方面,而非美术高度。日本60年的漫画史,从起飞到高潮,现在有一种衰退趋势。日本漫画的繁荣有产业结构和时代背景的因素,所以中国在借鉴其经验时要认真做好分析,而不要采取盲目的“拿来主义”。
日本的出版业是一个比较小的产业,整个日本的出版业每年的产值约为20000亿日元,而像日本丰田公司一年的产值就可以达到10000亿多日元。现在日本的漫画出版占整个出版产业的四分之一。根据2007年日本出版指标年报统计显示, 2006年日本刊行的漫画杂志一共有305种,其中面向孩子的杂志有68种,68种里面有28种面向男孩,有40种面向女孩。由于面向大人的杂志发行量都非常小,所以杂志种类就比较多,有237种;而面向孩子的杂志发行量比较大,所以杂志种类比较集中。这些漫画杂志的总销售额为2277亿日元,比2005年减少5.9%,发行量约7.50亿册,比2005年减少7.4%,漫画杂志的利润额达到2亿多日元。2006年日本新上市的漫画书总共有10956种,日本每年出书品种将近7万种,其中1万种左右是漫画。漫画书的总码洋是2533亿日元,也比前一年减少2.7%;印数为5.23亿册,也减少3.9%。2006年日本漫画杂志和单行本合计产值为4810亿日元,而在1992年这个数值约为6亿日元,可以看到近10年来日本的漫画出版一直呈下降趋势。
日本漫画从1995年左右开始走下坡路,自此日本才开始寻求海外市场。从2004年起,日本从国家的角度开始正式提出要保护振兴漫画、动画片产业。政府部门的理论根据是“创意产业的波及效果从经济文化两个方面对增加国家品牌的价值大有贡献”,其中所谓创意产业指的就是漫画动画片。根据日本政府2001年的统计,日本的创意产业除了电子游戏软件之外,出版、电影、音乐等在国外的收入都是赤字,只有电子游戏机的软件在国外是非常赚钱的。
对比中国的“动漫”提法,日本漫画产业发展的龙头是漫画,所以可以称之为“漫动”——先是漫画,后是出版,再到更多元地开发。日本的漫画每年出版1万种,为动画片提供了大量的原作基础,这些动画片从1万种漫画里挑出来,然后才去制作动画片,成本非常低。由此李长声认为,中国动漫产业结构与日本有着本质的不同,中国漫画没有丰富的漫画源头资源。
虽然日本漫画产业呈现衰退趋势,但是漫画在日本还有着很大的影响力。日本及东亚问题专栏作者刘柠认为,这种影响力早已溢出了文化的边界,成为一个产业跟经济现象。根据日本大使馆提供的数据,2005年度日本动漫产值占GDP的16%,保守估计日本人每年均购买阅读漫画在15册以上。日本漫画成为一种视觉化物语,以漫画来稀释故事线索,表达情节。日本漫画的传播主要依托大众传媒,漫画家的作品要先在杂志上连载,然后成书出版,近年来不仅出书,甚至拍成电视连续剧,拍成电影,当然电视电影也是广义的大众传媒,就是说漫画的内容要以大众传媒为平台搭载。
华祥动漫总策划马桂林分析,日本漫画产业的基础和结构非常完善,这是值得中国从业者关注的问题。整个动漫产业之所以能够体现出它的这种产业张力或者文化的张力来,是因为完善的整合营销基础,能够释放产品最大的市场潜力。(颜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