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贯通日本 >> 动漫 >> 其他 >> 正文

浅谈日本从成人漫画到漫画产业

作者:未知  来源:易播乐   更新:2009-12-9 13:18:20  点击:  切换到繁體中文

 

 ○撰文/汤涛
  
  1、 五大箱漫画书等着我
  
  没到日本,晓得日本是漫画王国。到了日本,还知道漫画被民间列为茶道、歌舞伎、相扑之后的第四大国宝。
  
  在国内认为日本是漫画王国,那只是听说,等到了日本,无所不在的漫画,却让我超过对樱花的体验。我到日本是将近4月中旬,樱花的前线已经掠过九州地区,在春光明媚的大自然我只能感受樱花凋零于泥土的芬芳,到了新居的寮(大学安排访问学者或留学生居住的宿舍),在打扫房间的时候,累的不是灰尘,而是居住的前辈们留下的堆满房间旮旮旯旯的漫画书。这些厚得像电话黄页的漫画书,搬起来不甚重,有些像稻草杆压成的,看说明原来用的全是再生纸。整理完足足有 5大箱,本想全部扔到垃圾箱,后来想,有机会把它们赠送其他人或小学校也不错。一位朋友见我持有这种想法,不屑一顾地说,谁还要你这些破东西,他们多得扔都扔不完。“是吗?”我将信将疑。当然,我的这位朋友说,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你还是先把自己安顿好,日本房子小,不要叫这些旧书鹊巢鸩占。他不容我再想,啪啪啪地打好包,把5箱漫画书全都甩到了垃圾堆。看着那些可爱的漫画书将要与剩菜剩饭为伍,我心里冒出丝丝不快。
  
  但在后来的生活中,还真庆幸我的这位朋友的痛快,因为在日本,漫画书真是无所不及,随手可触。我就读的大学有一所叫Book Market书店,这个书店,开始我以为像国内大学周围的书店一样,满是考研、托福、GRE、世界名著、学术等等书籍,载满了学子们的期待和梦想,进去一看,全不是这个样子。整个书店80%都是漫画书籍,其余的都是写真集、游戏卡和旧书。这些漫画分三个等级:儿童漫画、少男少女漫画和成人漫画。初进书店,带着国内的那种严肃和严谨,心态怎么样也放不下,不肯翻阅和购买。有一次,心里感觉到一种离家的寂寞和乡愁,我不自然地有走到了这家离宿舍不到300米的书店,漫无目的拿起漫画书翻将起来。这一翻不打紧,一翻,我竟渐渐地沉迷起来。我发现,日本的漫画书,完全是另外一种概念。臧克家的《村夜》有云:太阳刚落/大人用恐怖的故事/把孩子关进了被窝……小时侯,我是一个小人书迷,《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井冈山的革命斗争》2毛钱能叫我的童年在街头的小人书摊前,白天不知夜的黑,乐趣无极限。
  
  日本的漫画书与我小时候阅读的连环画,那简直是一种颠覆。有一本叫《东京大学物语》的系列漫画,故事很简单,说得是男女大学生之间的友谊和爱情,女主角有着大大的眼睛和纤巧活泼的鼻子,纯情可爱,而男孩子则会被赋予雕塑般的完美体型。在没看故事情节,单看那些精美的画面就足以叫人赏心悦目了。
  
  日本漫画的绘画手段与我们的连环画截然相异,这种新漫画其实就是电影画面语言的一种书版再现。在这本漫画里,它几乎运用了影视制作中的所有技法:正拍、变焦、俯拍、快镜头、慢镜头、长镜头、特写镜写,以及切换镜头的方式和蒙太奇手法等等。具体的表现手法主要是依靠对一页画纸的分格处理。如大场景的长镜头,体现在画面中就是所占的面积较大,有时甚至使用整张画纸来表现一个场景;短镜头则以小面积的面画夹杂在整页画纸当中;快镜头使用速度线,它不仅可以制造动感效果,且随着宽窄、长短、密度以及方向的变化可渲染气氛、表现人物的心情;而慢镜头往往与特写镜头结合使用,例如一个转脸的慢镜头特写,可用3个定格画面来表示:全侧脸-半侧脸-半正脸,同时伴以眼睛的变化,充分体现了人物内心世界而不需要加以任何文字说明――绝对的用画面语言来诉说故事的心情起伏。 这些绘画技法,颠覆了我从前的阅读心理,画面的现场感和生活感,我恍惚有回到了秋风骏马的大学时代,竟教我不忍释手。
  
  2、认识1000位漫画大师
  
  怎样才能说明日本是漫画王国,有一组数字最能解释问题。
  
  日本现有漫画周刊、半月刊80余种,月刊2246种,共2326余种。每月出版漫画单行本约500种,占全部书刊总销量的45%。仅在去年,日本发行漫画杂志就达15.9475亿册,单行本7.835亿册,纯利润近6000亿日元,相当于360亿人民币。日本漫画及其相关产业的资产达到6000兆亿日元。日本1.26亿人,每一个人平均一年的漫画图书和漫画杂志的消费数量达到近13册。从数字看成绩,真是“一花一世界,一沙一王国”呀。
  
  在日本,漫画成为一种大众文化,比电影、小说有时甚至比电视或音乐更受欢迎。在日本的7—11等不同名称的24小时便利店里,都设有一排长长的杂志架,杂志架上的漫画眼花缭乱,堆积成山,只要新书一到,很快就会销售一空;在日本,可谓无漫画不成书、刊、报,日本发行量最大的报纸《每日新闻》上每天都可以看见老百姓针砭时事的漫画投稿;在文学界颇有名气的《文春周刊》,也每期必登形形色色的漫画;不管是经济、还是文化方面的书籍,也同样配以与文章相般配的漫画,漫画已经是渗透到日本人的灵魂和血脉。我曾无数次乘坐电车和地铁,无论是从福冈到大阪的长途旅行,还是从折尾至小仓的短途观光,我都能看到乘车的日本人,穿着得体,一丝不苟全神贯注捧着一本漫画,神情怡然自得。记得有一次晚上,我正乘电车从博多回家,电车在香椎站停靠,这时走进了中年男人,摇摇晃晃的,一看就知道是下班喝酒回家的Salary Man(工薪族),电车门刚刚关上,这位中年男人突然摔到,手上的包也甩出老远,我连忙跑过去扶他起来,在帮他拾包的时候,我发现从包里滑出了几本书,我仔细一看,竟全是漫画。
  
  随着电子网络阅读的迅猛发展,有人曾忧虑纸张媒质的阅读物会被冲跨,说这种话的人,也许没有考虑到一种民族心理的阅读指向,日本电子媒体异常发达,但日本的男女老幼竟是这样的喜好纸质的漫画。广泛的民众的阅读基因,是日本漫画繁荣昌盛的土壤,但无数漫画大师的妙笔生花,是日本漫画枝繁叶茂的阳光和水份。说到漫画,必定要说到日本众多的漫画大师。据说现在日本的漫画大师就有1000多名,至于从事漫画创作的人该不计其数。提起现代漫画界,不得不说到3个人物:日本现代漫画的鼻祖——北泽乐天;漫画之神——手塚治虫;动漫之王——宫崎骏。
  
  日本现代漫画的历史可追溯到是明治明期,据说是法国画家乔治"比戈把现代漫画引进了日本。在此基础上确立日本现代漫画的是北泽乐天,1906年,北泽创办了日本第一份漫画刊物《东京小精灵》,以后又创办了《东天小精灵》、《家庭小精灵》,可算是开日本漫画之先风。
  
  在少年时期,有一部《铁臂阿童木》的电视动画片,每天候得我心猿意马,看完今天巴不得明天就像书页一样一翻就到,还有这部动画片,也叫一些民族文化的守望者,反思国内关于孩子电视剧的高低得失。《铁臂阿童木》的父亲就是被日本人誉为漫画之神的手冢治虫。1928年11月3日出生于大阪俯的手冢治虫,是家中的长男,由于是在一个开放的家庭中长大,從小就常接触漫画和卡通,充滿机智智和想像力。他本身也非常喜欢昆虫,他的笔名中带有一个「虫」字来看,就不难得知他对昆虫的喜好程度。一个爱自然的人,一定也爱人生社会,他年轻志向是学医,因为他经历过战争对生命造成的恐惧,后来他也成为一个医学博士,但最后还是选择了他最爱的职业,弃医从画了。手冢对日本漫画的贡献在哪里?就是他掀起和开创了一场漫画及动画片革命并取得这场革命的胜利。手冢他改变了日本对漫画原有的概念,以各種新的表現手法树立了內容丰富的漫画,將漫画变成一门充满魅力的艺术。不仅如此,他的的作品对文学、电影,以至各中领域域,都带来了不小的影象。
   正因为他的史无前例,1990年,日本东京国立近代美术馆史破天荒地为他举行了一场"手冢治虫漫画展"。标志着漫画已被确认了艺术地位;正因他无与伦比的贡献,1994年4月25日,人们为手冢治虫建成了一座手冢治虫纪念馆;同时日本漫画界还以他的名字设立了漫画界的最高奖项——“手冢治虫文化奖”。
  
  宫崎骏在日本漫画界可是一位集大成式的人物,他是把漫画和动画片结合得最为完美,最为精致,最有市场的高手,他在日本被称为“寂寞高手,动漫诗人”。去年,无论是打开电视看娱乐节目,还是逛书店,几乎都能听到一首“千与千寻的神隐し”(国内翻译为“千与千寻”)主题歌,这首歌非常优美、蓝色透明而且意味悠长。这部有他导演制作的《千与千寻的神隐し》是日本去年最为畅销的动漫片。他有一个工作室叫Ghibli,该名原指撒哈拉沙漠季节热旋风,二战期间意大利空军飞行员将其侦察机命名为Ghibli。宫崎骏将自己的工作室如此命名,也有要为日本动画界带来新旋风的意思。Ghibli工作室坚持使用质朴的动画语言,在日本动画史上不断创造“草根”奇迹,由于它从不以盈利为前题,而且痛恨当时风行的粗制滥造动画TV长剧,因此,Ghibli几乎就是靠精工细做的剧场版活着。他增制作过一部《风之谷》的动漫,优美精致的画面,该动漫丰富多彩的人物,幽默诙谐的对话,积极向上的精神特别是片中体现了因人类的愚昧战争和过度掠夺而反噬的自然,巨大的菌类组成的腐海因为人类产生的毒素而散发着毒气,被环保主义着作为圣经宝典珍重不已,宫崎作为有被说捧为“环保主义”的教主。
  
  除次以外,还有像被公认的当今日本漫画界首席代表的鸟山明和桂正和,鸟山明是继已故漫画大师手冢治虫之后日本漫画界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他的成名之作《Dr. Slump)》和代表作《Dragon Ball)》在全世界都极受欢迎,广受赞誉。《Dr. Slump》共售出281万份拷贝,而《Dragon Ball》更是创造了1.09亿拷贝的销售记录。桂正和在日本漫画界也能堪称大师级的人物,他的作品有《天使丽音》、《幻影女神》、《雷蒙之歌》、《电影少女》等。
  
  3、无所不在的产业生态链
  
  日本有句口号:“让3岁到80岁的人都有漫画看”。
  
  日本经过五十多年的磨练和积累,从开始的同人志形式发展到今天的企业化规模,从技法和表现手法上形成了日本风格漫画体系,并对世界漫画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漫画作品所涉及的范围包罗万象,从童话故事、科幻、冒险、爱情、体育、卫生、历史、科学、经济、宗教、娱乐到文艺小说、纪实文学、政府文献、学生课外辅导材料……无所不有。派别上主要分为少女漫画、技击漫画、科幻漫画、体育漫画、历史漫画、商业漫画、色情漫画等。日本漫画作品的影响力,销售量之巨大,在世界都处于前列。
  
  日本漫画作为一种产业,其市场规模达到了令人难以置信的程度。日本漫画能有今天的业绩,是因为一开始漫画就形成了一套立体的产业生态链。 Q,胩慺z? 上个世纪80年代初以来,日本各大出版社纷纷加入这个行列,日本的漫画出版物主要由漫画杂志和漫画图书构成。漫画市场销售量的70%被小学馆、集英社、讲谈社等5家先行出版漫画的大型出版社所垄断。其中集英社的《周刊少年JUMP》年发行量超过340万册。至于小型出版社那就更是不计其数了,如今在各大出版社之中很难区分哪些是出版文字书,哪些是出版漫画书的。
  
  日本漫画铺天盖地,专营漫画的书店很多日本漫画缺少中国漫画“讽刺”和“歌颂”的内容,而多了讲故事的功能。日本是个很注重历史的国家,也是一个喜欢改历史的国家,历史漫画在日本最有名的是改编自中国名著《三国志》、《封神演义》、《项羽与刘邦》、《西游妖猿传》等中国题材的作品,枯燥复杂的历史典章和难懂的古典文学一经漫画家的手笔就变得轻松易读起来,日本人对中国历史的谙熟,漫画的功劳不可小视。就影响来说,日本漫画已经遍及全世界,尤其是亚洲。台湾专营日本漫画的书店和图书馆据说不比卖槟榔的少;日语翻译在香港身价很高,最大的作用也是翻译漫画;泰国、印尼和马来西亚都大批量地将日本漫画翻译成本国语言。至于在习惯于通过动画来认识漫画的西方,日本漫画也已经被动画界主流所认同,美国、法国和意大利等国家都频繁举办相关的漫画展,发售“同人志”。
  
  日本有家日本漫画学院,该学院成立于1974年,是专门培训漫画人才的,目前在韩国、台湾、北京等国家和地区合作成立了漫画学校。有许多大学开设有漫画专业和学系,同时日本还有日本漫画家协会,日本漫画研究联盟和全日本漫画会等行会组织,这些行会和组织遍及全日本的都道俯县和大、中、小学。我所读的大学就有漫画研究俱乐部,参加的会员甚至超过练习柔道的学生,他们还拥有自己的网站。我多次到日本小学访问,小学生在自我介绍时,总忘不了说:“我的趣味是看漫画。”
  
  《东京爱情故事》想必许多年轻人都熟悉,这部电视剧改编自漫画书,把漫画改编成影视剧,或把影视剧改编为漫画,是漫画产业化的另一条互动式的致富路径,德间书店出版的《千与千寻》是目前日本最畅销的漫画书,宫崎骏把它改编成动漫,该动漫在第52届柏林国际电影节上捧得了金熊奖,于是,男女老幼在奔向影院的同时,书店里的漫画集也是持续畅销。东京有条涩谷街,这条街是日本女孩流行样式的发源地,你可以见到许多穿着卡通的少女,就像漫画里发型和服饰,漫画的力量真像一只看不见的大手在操纵人间万物。
  
  作为漫画产业的另一种终端产品——漫画茶座,在日本如此之多之稠,恐怕在世界上也是罕见。所谓“漫画茶座”,有一点类似小型的综合图书馆,商家提供除了漫画,还供应茶、咖啡或饮料。我去过许多大小不一的漫画茶座,里面的消费不高,每个小时一般在450日元左右,相当与一顿盒饭,所有的饮料可以“饮み放题”(无限量供应,随便喝)。漫画是每一个年龄段的日本人都必不可少的日常读物,由于日本人生活节奏都非常快,所以不管是上班族还是学生的,几乎不太有时间去挑选漫画书,要收集所有自己希望阅读的漫画也是一件不切实际的事情,所以有很多的日本人都愿意在下班或者放学以后去漫画茶座一过漫画瘾。日本人是经济动物,善于发现和创造商机,最近漫画茶座还吸收了许多其他的娱乐手段:譬如游戏、按摩和上网,因此租看漫画的简单服务事情,因环境改变而变得格外享受,许多漫画茶座火爆到24小时开放营业。完全可以说,这样的漫画茶座已经成为“时尚基地”和“休闲方便店”。
  
  (本文由作者汤涛先生授权易播乐发布。)


 

动漫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 上一个动漫:

  • 下一个动漫: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欧美动漫迷吐槽日本动漫 看《火

    日本漫展COS集锦 寒风中的小姐

    日本漫展COS集锦 寒风中的小姐

    日本动漫排行榜前十名盘点 海贼

    【追番必看】2017一月动画分类

    说怪日语的美少女,日本漫画里

    广告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