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贯通日本 >> 动漫 >> 焦点资讯 >> 正文

电影IP泡沫何时灭? 热度之惑与“不热”之忧

作者:佚名  来源:Mtime时光网责编   更新:2015-6-3 15:38:25  点击:58  切换到繁體中文

 

就这两年,凡是与电影相关,“IP”就是一定逃不掉的话题,今年尤盛。从2013年IP热萌芽,到2014年IP电影集中爆发,再到今年,互联网巨头纷纷介入。影视圈里谈项目已不再说“拍戏”,而是张口闭口“IP开发”。


IP,Intellectual Property的缩写,翻译成中文是知识产权,也叫智力成果权。它的存在方式很多元,可以是一个故事,也可以是某一个形象,运营成功的IP可以在漫画、小说、电影、玩具、手游等不同的媒介形式中转换。


IP,并非新鲜词



“IP”是中国电影圈当下的热门关键词


5月26日,阿里影业在北京启动电影项目《三生三世十里桃花》,这是一部改编自同名大热小说的爱情玄幻电影。片方宣称这是玄幻爱情第一IP,而监制就是曾拍过《匆匆那年》等IP电影的张一白。


5月18日,腾讯互娱举办沙龙,电影制片人、编剧在座,讨论话题是“互联网+电影”时代下的IP改编热潮,一度出现了针锋相对的观点……


在刚刚过去的5月,电影IP掀起了一个不小的高潮。


“不知道什么时候IP变成了知识产权,这是多么虚的词。”传统电影人对大热的IP表现冷淡。而新加入电影行业的互联网巨头却掷地有声宣称,“未来的电影市场,IP一定是最重要的。”


当然,IP在电影行业内并非新鲜词。在电影工厂好莱坞有大量由漫画、小说改编的电影。除此之外,一些票房高、受观众欢迎的电影作品会接二连三创作续集,衍生出“系列电影”。即便在中国,根据文学、戏剧等其他文艺形式改编的电影一直都有很多。


“从微博营销,到O2O(Online To Offline)电子商务,9.9元电影票,再到如今的电影IP,近些年总会有新的概念出现”,某电影公司负责IP开发管理的田刚觉得,时下的“IP热”就是正常的市场反应,“仅此而已”。


放眼望去,今年“五一”档期对决的《万物生长》《何以笙箫默》《左耳》,相继杀青的“鬼吹灯”系列改编的两部电影,都算得上是根植于IP的项目开发。


甚至原本与电影毫不搭界的经典老歌,也被开发成电影,虽然完全重新编写剧本、设定角色,但只要能和歌名“搞好关系”,就能吸引很多观众的目光。《同桌的你》和《栀子花开》之后,《一生有你》《睡在我上铺的兄弟》《她来听我的演唱会》等都要被搬上大银幕。


其中,网络文学是如今电影IP的主要来源之一。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4年底,有114部网络小说被购买影视版权,跨越古代、现代,题材涉及青春、仙侠、悬疑等。而在2015年至2016年,计划开拍或播出的网络小说改编影视剧超过30部。


IP之火,无外乎它的超高人气,这是最普遍的一种观点。IP的价值被看重,除了代表着更保本的票房收入,它还在吸收和依赖IP所积累的读者群、粉丝群构成的基本市场。


田刚也给出了另一层解释,“便于估值,对于电影投资者来说,追逐IP是一种财务考量。”以乐视影业为例,2014年9月该公司估值达到48亿,在一年内翻了3倍多,究其原因,《小时代》系列、《老男孩猛龙过江》等IP电影的运营成为重要因素。


IP转化为电影,存在难点



做好“电影IP”并不简单


“有很多项目找到我,都是因为一个公司买了一些原始的小说,或者是网络小说,或者是畅销书,或者不是那么畅销的书来找编剧进行改编。”电影《绣春刀》编剧陈舒如是说。并且,不止一位编剧表达过相似“遭遇”。


从2014下半年开始,网络小说的影视改编版权价格不断翻番,囤积版权成为普遍现象。电影从业者的共识是,“市场已经出现了疯狂的迹象”,“只要是版权,稍微能改编,大家都在囤。”


乐视影业研发部负责人也透露,“现在大型影视机构手里一般都会有几十个网络小说版权。”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从业者称,“电影更加向观众喜闻乐见的角度走,不再是以导演一个人的喜好为主,才导致IP越来越抢手。网络小说是经过好多网友‘拍砖’而优胜劣汰的结果,所以才会特别有吸引力,这是大众参与的过程。”


“事实上,这类IP对票房的贡献率并没有说的那么玄乎。”田刚从业内人士的角度指出,在今年“五一”档中,同样是“IP”开发出的电影,《左耳》“挣钱了”、《何以笙箫默》“挣得不多”,而《万物生长》的票房就不理想了。


这是一个互联网、金融资本迅速涌入电影行业的年代。而资本对优质IP的趋之若鹜,还需要解决的是如何将这些IP转化为电影。


“在我们心目中,很多网络小说或者说所谓的原创小说,其实并不够好,甚至非常差。但是卖出很高的价钱,只是因为有很多粉丝群体。”万达影业的一位内部人员说,公司的近千个项目,真正能往下推进的不会超过30个,“这是很多影视公司都不得不去面对的问题。”


相比于上述“叫屈”,“一些影视公司只囤IP用来增值,而不是把它拍出来”的指摘也并不在少数。“不管是作为固定资产,还是作为二次估值,对于电影公司都是有必要的”,对于这一诟病,田刚给予反驳。


随即,他给出解释,“转化是有一个难点存在的,如今的电影行业是爆发式增长,但行业里的技术工种并不会相应迅速发展起来,人才储备是难以消化现有的IP资源。比如,国内真正有票房号召力的艺人、电影导演都是掰着指头数得过来的,更别提编剧了。”


终会有 “ 不热 ” 的那一天



“电影IP”持续升温的关口未来却有隐忧


4月19日,在2015北京国际电影节“产业圆桌高峰论坛暨《2015中国电影产业研究报告》发布会”上,中国电影家协会秘书长饶曙光发布数据,“我们仅仅用了不到100天的时间,就使年度电影票房站上了百亿大关。”这意味着,中国电影市场的产值在第一季度已经达到一天一亿,同样也是中国电影百天内突破百亿元关口的最快纪录。


票房的激增,让资本的心态更为急迫,几乎推着IP前进。资本追逐IP,背后的驱动力是希望IP快速兑现利益,留给创作的时间少之又少。在这一背景下,时间和经验成了最容易被忽略的因素。电影变得与其他没有太多文化属性的产品一样,重要的不是艺术标准,而是怎么卖,以及能够在哪几种渠道上卖。


“市场环境的饥渴,带来的就是电影从投资制作到最后发行的整体周期的压缩。”对这一现象,田刚的观点是,在中国电影“野蛮生长的阶段”,现在的主要矛盾还是“盘子不够大”,“而IP只是做大这个盘子的手段之一。”


“在整个产业链中,上游除了资本运作,还有IP项目;中间的制作标准只得慢慢来,着急也没用;另一端就是市场。”田刚认为,一头一尾是电影发展现在最为着急的,源头上IP先拿住了再说,可尾端却出现了影城空置。


所谓的“影城空置”,有一组对比数据: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的官方数据及行业统计显示,目前中国有超过2.36万块大银幕和大约400家可统计票房影院。但是,全国电影院平均上座率仅有15%。万达、中影星美等十大院线的单场观影人次均逐年降低,每年平均减少6%,到2014年平均每场不到25人。


一有新的商圈出现,就会出现新的影院,但是电影生产的速度是与之不相匹配的,在市场活性尚未被彻底激发的背景下,也并非所有的电影都能吸引到观众。“近年来,无论是电影IP这些火热的概念,还是电商购票平台的崛起,都是在解决影城空置的问题”,田刚说。


身处中国电影的快速发展时期,“让更多的人走进电影院”,是如田刚这些从业者的努力方向。



 

动漫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 上一个动漫:

  • 下一个动漫: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欧美动漫迷吐槽日本动漫 看《火

    日本漫展COS集锦 寒风中的小姐

    日本漫展COS集锦 寒风中的小姐

    日本动漫排行榜前十名盘点 海贼

    【追番必看】2017一月动画分类

    说怪日语的美少女,日本漫画里

    广告

    ·免费办理日本留学
    ·日本交流社区
    ·贯通留学改版
    ·最火日语聊天室
    ·日本留学信息
    ·了解日本文化
    ·日本娱乐信息
    ·日本留学免费办理
    ·日本最新资讯查询
    ·日语交流论坛
    ·日本时尚信息
    ·贯通广告合作
    ·日语聊天室
    ·日语交流论坛
     
    ·贯通留学免费办理
    ·贯通日本交流社区
    ·贯通留学改版
    ·免费办理日本留学
    ·日本留学免中介费
    ·最火日语聊天室
    ·在贯通推广
    ·日本留学免费办理
    ·在本站做广告
    ·日语交流聊天室
    ·贯通帮您去日本
    ·贯通广告合作
    ·如何免费去日本?
    ·日语交流论坛
     
    广告

    ·贯通日本全新改版
    ·贯通日本交流社区
    ·免费办理日本留学
    ·贯通日本语博客
    ·日本留学免费办理
    ·日本留学免费办理
    ·贯通日本留学改版
    ·日语视频学习
    ·贯通全新改版
    ·日语交流聊天室
    ·留学日本无中介费
    ·贯通广告合作
    ·如何免费留学?
    ·日语交流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