筹备了12年的“跳票专业户”《大鱼海棠》终于宣布定档7月8日,还发布了一段6分钟的预告片,不过小编怎么越看越觉得像《千与千寻》呢!
比如这个撑船的妖怪,不就是《千衣千寻》里的萝卜神嘛。


预告片里神明的设计,似乎也与《千与千寻》有一脉相承之处。而色彩的运用和宫崎骏也非常相似,色调基本一致。

包括场景的设定,两部动画都神相似。


当然,宫崎骏在动画界具有无可替代的地位,是多少动画人灵魂导师,创作者受到宫崎骏风格的影响也无可厚非。
但是,你知道有一部中国的动画比《千与千寻》还要早,而《千与千寻》和它的整体风格、故事设定都及其相似,甚至说它是《千与千寻》的“老师”也不为过。这部动画就是徐克监制的《小倩》。

动画片《小倩》的故事就来自《倩女幽魂》,而比起《倩女幽魂》,反而是《千与千寻》里有很多场景和设定都与《小倩》及其相似。宁采臣初到鬼界,妖怪和神明们通过栈桥走向夜间的娱乐场,吃喝玩儿乐。《千与千寻》里也有这个地方,汤城。以及两部动画,都有这样一座通往极乐世界的桥。



死人的世界,活人是不允许存在的,宁采臣假装自己是死人,最后因为心跳声差点被妖怪们发现。而千寻刚到汤城时,也必须憋气不能让妖怪闻到她的味道。《小倩》里有凶恶的树精姥姥,《千与千寻》里有钱婆婆。《小倩》里有飞行在空中赶去投胎的列车,《千与千寻》也有一列这样的火车,最后送千寻去找钱婆婆。如果说白龙帮助千寻闯荡汤城,那么《小倩》里就是聂小倩帮宁采臣离开鬼城逃开死人的追捕。后来白龙和小倩也都有受伤从空中坠落的画面,也成为男女主关系的转折点。宁采臣身边有一只叫金坚的小狗,千寻身边也有钱婆婆的小少爷变成的老鼠跟着她。总之,《千与千寻》里有很多场景都跟《小倩》及其相似。
不仅《小倩》,再往前推几十年,在更早的上世纪60到80年代,国产动画片更是辉煌,那个时候我们别人的老师,甚至还产生了一个名词“中国学派”专门代指那个时期的中国动画,享誉全世界。
《铁扇公主》1941年
别看现在日本动漫那么牛,影响了全世界,想当年他们也是受到中国动画的影响。
“万氏兄弟”的《铁扇公主》是中国第一部长篇动画巨作,用了1年零4个月,画了2万多张画稿。

日本“漫画之神”手冢治虫,当年也是因为看了这部《铁扇公主》,而对中国文化和《西游记》产生浓厚的兴趣,才画出《我的孙悟空》这部作品。

后来手冢治虫来中国,虽然当时他已经被查出患了胃癌,但还是坚持去探望了《铁扇公主》导演之一的万籁鸣。回国后,手冢治虫完成了动画片《我的孙悟空》的草案,并在扉页上写到“这是我的孙悟空”。以这样一部作品向自己的启蒙老师万籁鸣致敬,也为自己的漫画生涯画上了句号。
《大闹天宫》1961年
要说经典的国产动画,第一必须得是1961版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制作的这版《大闹天宫》,最经典的动画没有之一。《大闹天宫》是中国第一部彩色动画长片,历时4年绘制15万4千多张画面,当时,美国的《综艺》杂志评价它是“全世界最好的动画片”。巴黎《世界报》评价“《大闹天宫》不但具有一般美国迪斯尼作品的美感,而且造型艺术又是迪斯尼式的美术片所做不到的,它完全地表达了中国的传统艺术风格”。
确实,现在我们再以大人的眼光看《大闹天宫》,你会发现它单单只是一部动画片,它更是一件艺术品。水墨丹青的人物设计、锵锵的锣鼓配乐,殿堂庙宇、壁画雕塑,每一个场景都极考究。

当年制作《大闹天宫》时,已经60岁的万籁鸣导演和他的团队跑遍了北京大大小小的庙宇,搜集素材,每一页每一帧画面都倾注了心血。
《小蝌蚪找妈妈》1961年
《小蝌蚪找妈妈》是中国第一部水墨动画片,取材于齐白石的画,拿过第四届戛纳国际电影节荣誉大奖。
江湖传说这种水墨画的制作方法曾经是国家机密,在那个电脑技术还没有普及的年代,制作出一部水墨动画,简直让无数外国人膜拜。

《那吒闹海》1979年
《那吒闹海》是中国第一部彩色宽银幕动画片,曾在1980年获得过第三十三届戛纳国际电影节特别放映奖。

《三个和尚》1981年
还有特别有哲理性的《三个和尚》,简单但又有趣,曾在第四届国际童话电影节上荣获银质奖和柏林电影节短片比赛的银熊奖。
仅仅20分钟的一部动画短片获得了无数荣誉,中国动画不是没有创意,而可惜的是因为种种原因,我们既没有追赶上世界动画变革的潮流,甚至没有沿袭到优秀的传统,才造成如今动画的窘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