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哈尔的移动城堡》-变幻莫测的爱与希望之力

作者:不一定驴… 文章来源:羊城晚报网络版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3-22 7:07:00 文章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南方网讯   如果在芸芸众生的日本电影中找出一部艺术与票房双收的电影,就一定非宫崎骏的《千与千寻》莫属。2002年,《千与千寻》作为首部入围柏林影展的动画电影为日本赢来了历史上的第二块金熊,同时还取得了足以令任何追求商业利益的日本大片自叹不如的票房。继柏林之后,日本的两枚超重量级动画炸弹也名正言顺地挺进2004年的戛纳和威尼斯,前者是押井守、后者又是宫崎骏。尽管不再有昔日柏林的好运,但其欧洲艺术殿堂的风光之旅,俨然已把日本动画全面载入权威艺术电影的史册。日本动画作为低龄群体消费商品的偏见,在今天已经不复存在了。  

  综述  

  宫崎骏《哈尔的移动城堡》的问世,是由其社会需求而直接决定的。魔幻题材的影片,近年来在日本尤为盛行。2003年,像《哈里波特2》那样遭人诟病的失败儿童剧,在日本也能成为年度票房冠军。目前的种种迹象表面,不管影片的素质如何,只要能跟魔幻扯上半点关系的,在日本大抵都能卖个满堂红。而萎靡的日本传统电影产业的萎靡,是无力效仿好莱坞炮制《哈里波特》、《指环王》那种真人版的魔幻大片的,因而肩负民族版魔幻片同时又能捞钱的重担,自然就落在了实力名列世界前茅的动画身上。  

  于是,三年前已经登上国际舞台的宫崎骏,不仅再度出山拾起自己最热衷的〝魔法〞,索性更少见地放弃自己原创故事,紧跟潮流直接从欧洲儿童幻想小说中取材,以期能获得跟〝哈里波特〞更亲近的血缘关系,赚取更大的利润。同时,宫崎骏亦希望继续借通俗动画之口,抒发自己的艺术理念,进一步把动画文本艺术深刻化,在商业和艺术之间达到平衡。

  1、风格  

  动画电影的最大优势,是影像与想像力的默契配合、是影像对其幻想的尽畅演示:不论是它的美丽到毫无瑕翳、丑陋到世间少有的人物造型,抑或对理想纯粹世界的感性描绘,都是真人电影难以成功甚至望尘莫及的。宫崎骏的《哈尔的移动城堡》,就是完全发挥了这个特长。比及宫崎骏往昔的作品,《哈尔的移动城堡》明显更魔幻化和视觉化:宫崎骏让魔法巫术充斥在包括决定战争胜负关键的世界各个角落,同时糅杂着〝蒸汽朋克〞式(最早出现在科幻小说《差分机》中,后来通指科幻作品中的历史科技进展没有按真实世界的顺序所发展成的样子)的科幻。《哈尔的移动城堡》中的魔法师们,不仅更频繁地挥舞着璀璨的魔法,同时也囿居在一个〝蒸汽朋克〞原理的移动城堡中。城堡挪动的动力,借助符合科学原理的燃烧燃料,而此间的执行者,却又是一个依仗火之魔法的火焰恶魔。本为不同体系、不相干的科幻和魔幻元素,惬意地纠缠在一起。  

  这种貌似冲突、不伦不类却尤为协和的作风,其实还体现在影片的其它方面:宫崎骏一方面展现欧洲社会的古典风情,一方面又赋予影片淡雅的东方韵味。3D背景与2D人物的交叠、魔法与科幻的相映成趣,甚至人物角色的美貌与丑陋的共生,老妪与少女、美少年与黑鸟恶魔,宫崎骏营造了一个凌驾于世俗想象力之上的世界。  

  2、浪漫  

  闻不到摸不着的如同空气一般的浪漫,在《哈尔的移动城堡》中始终若隐若现。宫崎骏依仗超现实的视觉想像力,最大程度上地追赶着罗曼蒂克的意境。在苏菲与魔法师哈尔邂逅,哈尔英雄救美之际,宫崎骏让苏菲和她的白马王子手牵着手,踩着华尔兹的爱情舞步,踏上了云霄,在云中飞翔着起舞。  

  把华尔兹喻为飞翔,这种场合,用语言描述是没有意义的。宫崎骏就像一个行吟的诗人,通过画面唱着他心中美妙的节拍。他在这里烹饪出浪漫,或者说他任由着浪漫的光临。  

  影片中的爱情,是一个足以战胜一切包括时空在内的无穷力量。故事中,宫崎骏通过它与魔法的较量、通过与衰老的较量,把这股力量形象地描绘出来了。哈尔内心的邪恶阴翳,在苏菲爱的抚慰下,完全被洗涤干净了。同时深爱着哈尔的苏菲,亦使自身的诅咒不攻自破,恢复了青春。  

  苏菲恢复青春韶光的程度,是与她付出爱的程度成正比的。宫崎骏在这里反复地展示苏菲容颜的蜕变,对照她情感的起伏:每当哈尔深情地注视着他的苏菲,每当苏菲被她的哈尔打动心扉,苏菲脸上的皱纹便骤然隐去,枯萎的老太婆恢复少女的活力。尽管很快又迅速衰老下去。  

  可以说这种倾注了主观情感而非理性的冲动画面,正是观众所迫切希望的,其艺术张力也是尤为惊人的。平山秀幸的《漂灵》,李沧东的《绿洲》,都曾大肆渲染类似的情境,其服务的对象,也同样是关于爱情。

  3、人物  

  《哈尔的移动城堡》是一个复杂的客观世界,而非正邪分明的脸谱化幼稚世界。宫崎骏有意强调故事的错综复杂,有意跟低龄动画划清界线,他赐予了他的主人公多重的性格和立场。最显著的当然是魔法师哈尔,这个昔日跟恶魔签订契约的美少年,终日在善良与邪恶的边缘摇摆不定。而干了坏事、错事的荒地魔女萨莉曼,也不能简单地归为恶人的角色。  

  因魔法而生的〝变脸〞,是影片的一个显著的标志,或者可以看成,嬗变的容颜就是内心形状的真实投影:比如哈尔,他的金发变成黑发,是完全由情绪决定的。苏菲净化了他的心灵,清洗了他卧室(灵魂)处的污垢,使他远离了战争、恢复了本性的善良,从而使他的发色转为温暖的黑色。荒地魔女,源于嫉妒而给苏菲施以恶毒巫术,最终自酿恶果,变成了比苏菲更老更丑的老太婆。宫崎骏让故事中的角色们具有两种不同的面貌,似乎说明,每个人都有善与恶的一面。此外稻草人变成英俊王子,哈尔徒弟迈克尔总是戴着恐怖面具示人,也呼应了影片的〝变脸〞。  

  影片的主题,依然是宫崎骏一贯悠然坚持的、充满人文主义关怀的爱与希望的乐观力量,并针砭时弊地从中注入反战情绪。主人公苏菲,这个外表羸弱的倔犟小姑娘,有着和〝千寻〞一样坚强和自信的个性。虽然外表衰老成90岁的老妪,但内心依然保持着少女的纯真和乐观,不服输的劲头,最终挫败了魔法,拯救了爱人哈尔,同时也感化了敌人。  

  影片的结局与高潮,再一次显示出宫崎骏不随波逐流的非凡功力。可以说,故事中是没有高潮的,错综复杂的利害关系随着情节的发展涣然冰释,坚强的苏菲在不知不觉中化解了魔咒,恢复了少女身。那么地轻盈。

[1] [2] [下一页]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