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
"相位转移装甲"的原理再解释
|
作者:未知 文章来源:太平洋游戏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11-23 11:10:00 文章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胖子 |
|
并非100%来自官方资料,作者尝试以UC的角度对[PS]装甲做某些[合理] 解释。 主要是针对五台GAT系构架的MS(STRIKE等五机)所使用PS相位转移装甲(Phase-shift armor)。 大天使号(Arch Angel)所使用的装甲官方译为ラミネート装甲(绝缘装甲)。 基本来说PSA应该是由多种nano machine构成的类细胞结构的集成体,需要电力来维持活性,而当切断电源便进入休眠状态。如果画出结构图的话大家会发现它和Psyco Mu Frame的结构是有些相似的。 活性状态的PSA“细胞”一直处于规则的震动状态,因而在装甲表面呈现细微凸凹从而改变表面的光学性质,根据震动频率的不同而显现不同的色彩。 PSA“细胞”的震动分为两种方式。首先是每个细胞都在有规律的伸缩,同时这种伸缩在相邻的细胞中以近似顺时针(换个角度就是逆时针)的轨迹由表层向纵深传递。当庄稼受热时,收缩加快从而使装甲呈现“膨胀”的状态,同时迅速将“膨胀”传递出去,也就是说将热转化成类似弹性形变的“相”,再利用类细胞结构将其以不同于传统材料的方式传导出去使形变分散。而当受到冲击的时候则是将动能转化为内能。 通俗的讲PSA就像一个充水的气球,局部的变形被分散为整体的变形(与水温上升)而避免了破裂,而局部的升温被分散为全体的升温与变形。其实传统的装甲也是如此,PSA不过是利用微机械工艺改良而出的新材料而已,并非过于神奇的东西。 片中曾有大天使舰左舷装甲遭受数发零距离光束攻击的情节。当光束粒子击中装甲表面的时候,粒子流的冲击以波状散开而被舰体分散,单一粒子的高速震动(既光束兵器的热效应)使被击中的部分的震动瞬间加速到接近光束粒子震动的速度并逐渐扩散到全舰,因而屡射无效。但由于发射间隔较小因此内能得不到及时转移,便出现了机组人员所说的“局部温度过高”的情况。 反过来说,要击穿PSA,就要由大功率的光束武器或电磁炮来完成。两者一个具有高热一个具有高动能,可以使PSA在贯穿所要时间内来不及完成PS从而瞬间达到局部范性形变或局部过热从而达到贯穿或融毁的目的。 另外一种有效兵器是Strike Gundam所搭载的格斗兵器“装甲截断刀”。该武器材料不明,但在具有高硬度的同时可以略低于光束粒子的频率震动,配合G兵器“力大无比”的特点,可在被击中PSA表面瞬间产生超高压强与温度,从而以较为缓慢的方式突破PSA,在片中表现为“火花四射”。其实用比较形象的方法讲,PSA相当于北斗神拳里的红桃,而截断刀就相当于北斗柔破斩。 讨论点:PSA似乎有个非常大的缺陷:(老头的东西) 对专门破坏电子元件和电路的电磁脉冲类武器没有抵抗力------ 一旦被这类武器攻击,nano machine内的电子部分失灵或维持其整体性/活性的电力环境被破坏,PSA就会失去效用,甚至发生分解/崩溃(吸血鬼见光死的样子...^^b),变得不堪一击。 或者,PSA暴露在米诺夫斯基粒子的环境下时(假如SEED里有米粒),也有可能因为米氏粒子拥有干扰电子讯号和集成电路运作的特性,而发生与上面类似的结果。。。 原作者答:其实至今为止的nano machine由于不存在使用绝缘层的问题,似乎还不惧怕EPW。而且在N Jammer的作用下EPW能否使用还是个问题。 至少我们知道在IF下传统开放式EPW已经失效,必须借助铁笼式的封闭刺场(eg:EPW型阿扎母雷达)才能起作用。
|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