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
日本和中国分别怎么对待“暴恐动漫”?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九个头条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5-7-2 22:11:38 文章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
|
日前,文化部开出了一个“暴恐动漫”黑名单,38部日本动画赫然在列。比起“警惕《哆啦A梦》背后隐含政治意义”、《名侦探柯南》是“一部赤裸裸的犯罪教科书”这类明显脱靶的批判,这张名单上的作品,的确以重口味的居多。对于这份黑名单,有拍手叫好的,有无奈无语的,那么那些日本动画就要和我们说再见了吗?难道大和谐时代即将来临? >>1分钟教你一个酷炫神奇的魔术,到本文末尾看>> “暴恐动漫”黑名单里的动漫是怎样的? 《学园默示录》被指违背社会道德底线和公序良俗 例如,“以《东京残响》为代表的暴恐内容,宣传以暴制暴思想;以《Blood-C》为代表的画面恐怖血腥,令人极度不适;以《学园默示录》为代表的以色情元素来吸引眼球,明显违背社会道德底线和公序良俗。” 这些动画片“涉嫌提供含有诱导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和渲染暴力、色情、恐怖活动”。 这一判断的两个潜台词是: 一,动画片就是给未成年人看的,看动画片的人没有辨别是非的能力; 二,带有犯罪、暴力、恐怖元素的作品,就是在宣扬犯罪、暴力、恐怖活动。 动画片《Blood-C》因画面恐怖血腥被禁 文化部此举为哪般? 有一种队友叫做小学生,这一般是对游戏里报复社会的思想不成熟人群的‘称谓’,然而实际上,思想不成熟的人是完全没有自主观念的,他们不知道好坏,或许看到什么就会模仿什么,比如因为观看喜羊羊而在现实里烤小伙伴,甚至用剪刀减断擦窗工的缆绳,这都是动画带来的负面影响。就像此次事件中提到,如果小学生看了《东京残响》学会了炸弹的制作方法,那不是对社会造成了极大的威胁?所以这就理所当然地成为了文化部禁“恐怖动漫”的最有力理由了。 另一个理由,则由于家长的担忧。小学生的父母和不明真相的围观群众,他们往往是日本动漫反对者的主要群体,他们认为日本动漫和游戏等休闲娱乐的产业是毒害青少年的产业,原因只因为二者占用了他们孩子的业余时间,影响了孩子们的学习时间,影响了他们的考试成绩,进而影响了他们的中考成绩,高考成绩,考大学的机会,未来的工作就业问题,养老等问题,总之一部日本动画能够影响一个孩子的方方面面,这是现在家长的主流思想。 日本为何不禁“暴力动漫”? 那么在原产地日本,这些重口味动漫没有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吗?如何保护未成年人免受犯罪、暴力、色情、恐怖元素的影响? 在日本,以目标受众群的年龄为区分,至少有三类动画:全年龄向、青少年向、成人向。 电视节目的播出与电影院上映电影不同,不收门票,也就无法推行分级制度,严格限制观众年龄。夜深了,孩子们都睡下了,尺度自然可以放宽些。所以世界各国的惯例是,根据电视节目的播出时间带,区分目标收视群。 “黑名单”上的38部动画,大多在深夜时段首播(深夜12点至凌晨6点),与《哆啦A梦》、《名侦探柯南》等全年龄向作品有着显著区别。 《心理测量者》 靠“黑名单”来净化动漫市场是“懒政”行为? 拟订动漫、游戏产业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指导协调动漫、游戏产业发展,是文化部的职责所在,将存在色情、暴力、恐怖等违规内容的动漫列入“黑名单”,是为了净化动漫市场,减少不良内容对大家的影响,但是不少网友却并不买账,认为这种一禁了之的做法过于武断,更有网友提出,难道非要成年人看《喜羊羊》和《熊出没》么?毕竟现在动漫观众不仅有少儿,还有很多成年人,而所禁的这些动漫,多数是成年人喜欢看的。倘若如此用如此简单粗暴的方式来净化动漫市场,是不是“懒政”行为呢? 中国有句老话叫“管得住人,管不住心”,单纯依靠“黑名单”固然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治标不治本,并不能一劳永逸。一方面,在资源共享多元化的时代,如果想要获取动漫资源,可以从非官方渠道获得。另一方面动漫作品层出不穷,文化部很难将每部涉嫌违规的动漫都禁掉。因此,相关部门应当从两方面入手,不能光靠禁,应当疏堵结合。 要真正净化国内动漫市场环境,除了加强对动漫内容的监管,更应当加强宣传、引导,转变人们的思想,树立起积极向上的价值观,从根本上抵制不良思潮对我们国民思想价值观的侵蚀。另一个方面积极支持国内动漫市场的发展,注意开拓成年人动漫市场。只有如此方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