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战火吹散的青春 虐心至极的《黑之宣告》

作者:快乐鸡 文章来源:漫域网责编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1-26 6:38:13 文章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本文为漫域网原创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后果自负。)


《黑之宣告》开启动画模式杀入到一月新番的队伍中来了。《黑之宣告》是人气机战MUV-LUVSchwarzes marken的前传作品。



故事采取架空设定,在1983年,民主德国成为欧洲防卫的最前线,炽烈的战火开始蔓延。由于BETA集群(外星异种侵略生物)的大规模攻势,“东之盾”的防线陷入了困境。在波兰撤退战中被誉为民主德国的头号战术机部队的东德陆军第666战术机连“Schwarzes marken(黑之宣告)”此刻仍然活跃在战场上。面对数目庞大的BETA,暴雪不断的恶劣天气,以及国家权力施加在自己的头上的重压,被迫在严酷的条件下进行作战,他们的命运将走向何方?



故事背景:


《黑之宣告》应该算是一部成人向的动画,片中充斥了大量的暴力血腥场景,它的故事风格比较写实,用架空的世界来反衬着现实世界存在的问题,从国家,民族,宗教,文化,作者几乎无孔不入,可以说自《银河英雄传说》以来,很久没有看到这麽优秀的架空动画了。



动画的开篇也很有《银河英雄传说》的风格,通过一场艰辛的战斗来让观众对片中的男主和众妹子有一个大概的了解,至于哪个软妹又是谁的菜了就要看各自的喜好了。之前听朋友介绍说这部番看上去很燃其实是个虐人虐到刻骨铭心的的虐妹篇,可爱的妹子们还没有进行后宫的撕逼大战就被作者以各种理由逐一弄死,看到最后内心极其黑暗,甚至有读者直接想飞去本子将作者监督一并手撕两半才方解心头之恨。


对现实的影射:


如果Schwarzes marken没有加入现实世界的故事元素,恐怕只是一部普通的机战动画。正是由于片中融合了大量现实世界凸显的问题,才使得众多无法参与国际大事的屌丝产生共鸣。民主德国和西德在对抗BETA上的态度正好像如今美俄欧盟对某组织的态度一样,有合作有对立还有拆台,国家间的争斗从来都是以利益为前提,这一点在动画中最大化的被还原了。至于斯塔西等意识形态的存在人类历史就从不缺乏这种以别人生命为代价去换取权利支配的组织。《黑之宣告》中有妹子但不卖萌,有机战有燃情但是过程虐;它是一部让你在感受完24分钟的视觉冲击后能再去静下心来思索人生观价值观的动画片。


机体设定方面:


本作机设由铃木勘太担纲。相信大家在观看本作之前就接触到了各式各样不同风格的机体设定,比如尤为着名的高达系列,极具美感的五星物语系列,兼具力量与阴柔美的EVA等,它们各自拥有其他作品无可取代的一种气质与象征,辨识度极高。反观本作,目前本作在bilibili已放送3话,并展示了3台机体,分别为MIG-21 巴拉莱卡,MIG-21PF 巴拉莱卡 (通信强化型)和MiG-23 切布拉什卡。



MIG-21 巴拉莱卡(Бaлaлaйka)


机体型号:MiG-21


世代:第 1世代战术机


入役年份:1975


开发商:米高扬·格列维奇设计局(Mikoyamu·Grbić)


Jump Unit引擎:K-25-300


机体全高:17.7m


为了应对BETA的地球侵攻,美国将原本用于月面战争的大型载人舱外活动单元计划转用于地球环境,最后的成果是世界上第一型实用化的战术步行战斗机F-4 Phantom。米格设计局以F-4的苏联授权生产机F-4R为蓝本设计了满足苏军要求的MiG-21。


米格为了提高生产性省略原本F-4系的肩膀装甲挂装臂,同时为了获得更强的机动性修改了下肢的框架恶狗,以削减装甲为代价提升了主脚步行时的灵活性,也降低的了机体的全重。MiG-21的另一个特征是缩小了头部模块的正面面积,同时为了对应电线杆林立的市区环境,机体在头部传感器罩的前方设置了一座缆线切割器来避免作战机种中被电线缠绕。


MiG-21被认为是F-4系列中较为适合密集近距离作战的机型,剧中出现的MiG-21是东德的授权生产型,在装备东德陆军的同事也出口其他东欧社会主义国家。


Бaлaлaйka—巴拉莱卡是一种俄罗斯民族乐器,尺寸大小不一,三根琴弦,琴腹为三角形。通常也被叫做俄式三弦琴或者巴拉莱卡琴。



MIG-21PF 巴拉莱卡(通信强化型)


为了在前线散布了反激光照射的重金属云环境下仍然能维持与后方的联系,MiG-21PF作为一种通信系统强化规格被配置到各个连级战术机单位。666连的队长机也是其中之一。它换装了更大功率的无线电,同时加大了收发天线的尺寸并将其移动到头顶。



MiG-23 切布拉什卡(Чeбypaшka)


机体编号:MiG-23


世代:准第 2世代战术机


配备时间:1980年


开发公司:米高扬·格列维奇设计局( Mikoyamu·Grbić)


跳跃 Unit引擎:K-35-300


机体全高:17.6米


70年代末苏军开始计划研制下一代新型战术机,新型机被要求具备更进一步的性能。


1980年,MiG-23被交付红军,在运用中,MiG-23由于其轻量化和高性能指标规格发挥出了理想的性能,然而过于追求性能指标的代价则是整备性的复杂,从数据上,MiG-23部队的平均整备工时要远远高于MiG-21的部队,因此造成的出动率下降问题饱受中层指挥官的诟病。也因此,政府要求米格设计局对MiG-23进行再修改。同时也对已经配备前线的机体进行了现地修改然后以低价外销的方式维持苏联对周边国家的政治影响力


剧中,东德国家安全部武装警察部队就采购了一部分MiG-23来装备直属的战术机部队,这支名为“狼人(Werwolf)”的部队之所以采购MiG-23的原因被一些分析人士认为是在进行对人战的特化训练。曾有联合国军部队在战斗中目击这支深色涂装的部队在战线后方活动,并留下了“看起来他们并不是在提防突破防线的BETA,而像是在追逐着其他东西似的”的证言。


“切布拉什卡”的后继修改型MiG-23MLD和彻底现代化修改型的MiG-27此后也大量装备苏联本国部队。


Чeбypaшka—切布拉什卡是苏联儿童文学作家艾杜瓦德·乌斯宾斯基所作绘本的卡通角色,疑似松鼠类的不明动物,同时这个词在俄语中还有着“突然摔倒的家伙(чебурахаться)”的含义。


综观上述三台机体,其实从外观上来说算得上是中规中矩,但一些细节依然带有其他作品如古董级老物《装甲骑兵》,高达独角兽,刹帝利,seed系沙漠扎古的影子。不过说实在的,本来现在日本动画里出现过的机甲都已经够多了,产生点交集其实并无大碍,从市场角度来说,能做出衍生品卖个好销量就够了,况且本来作品中大家都是杂兵机,所以对于特色方面也并不在意,最有趣的是,对于此类作品来说若想收藏整个实体小队,直接多买几个模型就好了(笑),不会出现像高达系列那样如高达W,若想买全小队,要把零式高达,地狱死神高达等全部入手才可以做到(钱包君哭晕在兜里)。


人设方面:


人设方面,本作依然未能免俗,美型帅哥,长发软妹,波浪御姐等你方唱罢我登场,其实小编想说从第一集的卫士战斗服就已经很抓眼球了好么,这种光泽度超好的紧身衣在驾驶室内部光线的照映下……啧啧,自备手纸,不要误会,仅作擦鼻血之用。据说原作(即18R版)是全透明的战斗服……据说是为了方便检查之类,不过……手动斜眼,貌似成年男性都快被圣光笼罩了有木有,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找找原作截图,你会由衷感受到这种设计真的狠厉害,特别的难以想象,如果把这种战斗服放到现实生活中小编觉得一定会被投诉掉的。而且本作里还有几个总也不好好穿衣服的大姐,虽然是变相送出福利但也不要这样明显吧,其余想表述的内容不多,基本上没有很多脱出当前日本动画市场泛化人设风格的圈,所以也不过多置评了。





说句题外话,本作在bilibili放送时前置的30秒2233娘微信表情推广广告也为本作带来了不一样的槽点,在此就不展开了。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