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
【食之味】—寿司篇(一)
|
作者:小航歌 文章来源:漫域网责编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4-18 17:40:50 文章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
|
当新鲜的冬笋装进竹篮中时;当轻盈的刀锋划过骨肉间时;当蘸完芥末的三文鱼浸入酱油中时;当七分的牛排回味在唇齿间时。其实在每一道工序、在每一份回味间,美食总是悄然的沁入身体的每一条神经、每一个器官。而当美食成为一种不可分割的所需,次元壁也不能成为美食的枷锁。大家好,我是漫域—小航歌,让我们一起感受打破次元壁的美食介绍,体验遨游舌尖的诱惑之旅吧! ●渊源 作为霓虹国的象征,寿司当之无愧的成为了霓虹国象征性的食物。而作为霓虹国的一种传统美食,其实寿司起源于中国。在公元200年即后汉年代,中国已开始流传“寿司”这种食品,在辞典中的解释为以盐、醋、米及鱼腓制而成的食品。 【《寿司警察》截图】 而在当时中国,“寿司”被作为保存鱼类的一种手段,当时人们发现将鱼与米饭放在一起,压实并发酵,米饭发酵产生的酸可以延长鱼肉的保存时间。 公元700年,即奈良年代,出外营商的霓虹国商队将其放置在作为沿途的食粮,而由此将寿司传入霓虹国。当时传入霓虹国后,霓虹国人通常用的是鲤鱼或者其他淡水鱼,而非今天寿司常用的海鱼,鱼肉洗净,加入盐,鱼肉下铺上米饭,放入盒子,上面用重物比如石头压实,让米饭发酵产生酸性物质来腌制鱼肉,这个过程长达数月或者一年之久。现在这种寿司叫熟寿司(馴れ寿司),至今霓虹国和歌山县以及贺兹县的琵琶湖市还保留有这种熟寿司。 其实被称为“熟寿司”,其实这也是霓虹国的叫法。“熟”在日语中是腌渍、发酵的意思,所以并不是字面意思。 【《寿司警察》截图】 ●发展 当熟寿司传入物资匮乏的霓虹国时,人们发现这种食品十分浪费食物,因为这种食物中的熟米已经发酵不能食用,而发酵后的米饭有许多刺激性的气味让人难以下咽。所以吃货的霓虹国人民开始创新式尝试,半成寿司(なまなり)、散寿司(ちらし寿司)成为了创新型寿司的代表。 【《寿司警察》截图】 直到霓虹国人到了室町时代(1336-1573),发酵的熟寿司逐渐被人们遗弃,取而代之的是在米饭中加入醋。这种方法可以省去发酵的步骤,大大减少制作寿司的时间,不仅如此,加入醋的米饭本身就比发酵的米饭拥有更好的味道,与鱼肉类食材更加搭配。 此时,寿司也从最初的保存食物的方法开始转变为一种味道丰富受人喜爱的食品。这时的寿司还保留有放在箱子中压制的过程,现在这种被称之为押寿司(押し寿司),主要流行在霓虹国关西一带。而这时的寿司并没有固定的形状,更多的还只是一种散装速食。 【《寿司警察》截图】
|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