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轻改”动画的弯路与动漫的日本经验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中国文化报责编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7-4 15:44:59 文章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资本的大举介入是近年国产动漫崛起的重要推手,但在助推佳作涌现、改变行业玩法的同时,也导致部分国漫题材扎堆严重,产品质量不尽如人意。其实,日本动漫行业也受到过逐利资本的“绑架”,产生过种种行业乱象,他们走过的弯路对国漫发展或有一定的警醒作用。


制作委员会制度:对风险投资是种限制



《新世纪福音战士》


一般认为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是日本动漫的黄金期,也是现行主流商业操作模式的奠定期。其间,虽经历过宫崎勤事件的打击,但1995年后出现的《新世纪福音战士》、《机动战舰》等作品使动漫业得以全面复苏,并逐渐形成了当代日本动漫商业操作模式的雏形:动画化/漫画化、剧场版化、周边商品化、声优偶像化……


尤需说明的是日本的制作委员会制度。该制度在加强对单部作品资金投入的同时又分担了风险,但也因为它的存在,日本动漫业的风险投资并不活跃——这不同于中国文化产业往往存在较多的跟风资本以及通过“击鼓传花”手段强行制造IP的行为。


由于制作委员会分散了资本投入,委员会的各参与方需要从各种渠道回收成本、提高收益,故而会从不同角度干涉作品的内容创作。而中国的风险投资“疯狂”得多,有时甚至仅看作品概念和团队光环就投了,之后对IP或团队略作包装、疯狂刷单,再转手卖给下家,并不注重如何从用户身上回收成本。正如有人指出的那样,中国动漫创业除了“2B”“2C”,还存在着“2VC”的样态,这无疑加剧了逐利资本对动漫行业的扭曲程度。


进入新世纪后,日本制作委员会制度愈发成熟,一部作品或说一个IP的孵化往往需要原作出版社、动画制作公司、发行渠道、电视台、周边厂商、游戏厂商来共同完成,资本的介入导致动漫作品特别是动画作品越来越受到市场选择的限制。


应该说,至少在2006年前,资本对日本动漫市场的引导总体上是良性的。之所以选择2006年作为分界点,是因为大约从这一年开始,一种新的二次元作品形式——轻小说,开始大规模进入制作方视野。


资本的变质:“轻改”动画崛起


轻小说这种介乎文字与图像之间的产品体现了进入新世纪后资本市场对于产业链上游的需求——低成本、低门槛、高产出量、易于变现,因此,轻小说可说是现代动漫资本运作的产物,内容上最大限度迎合二次元用户的喜好,创作门槛低、容易改编为动画。对于绝大多数动画厂商来说,与其费尽心力做一部吃力不讨好的原创动画,倒不如在那些早已声名在外、已被“御宅族”检验过的轻小说中挖宝。


从2006年开始,日本的轻小说改编动画(以下简称“轻改”动画)数量呈现爆发式增长。但是,资本推动下的“轻改”动画泛滥很快对业界产生了明显的负面影响,大体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第一,动画化作品的题材针对性更强,因为轻小说是较为“核心向”的二次元产品,目标人群非常明确,从而导致其改编的动画作品有种浓厚的“宅”味;第二,内容上过于媚俗化,主要体现为“擦边球”大行其道(以及少量暴力),轻小说在日本常被戏称为“未成年人也能买到的色情书刊”,大多数作品中都有不同程度的重口味元素,改编成动画后虽然会根据播放时间段有所收敛(反其道行之的《恶魔高校DxD》姑且不论),但格调上不会有太大变化;第三,画面水准下降,数量众多的轻小说使长久以来困扰业界的“剧本荒”得到缓解,动画作品数量的增多导致平均经费下降,大量海外代工使作品画面质量得不到有效保障,“作画崩坏”出现得愈发频繁。


对于兴起时间并不长的“轻改”动画来说,这些负面影响很大,最明显的体现是动画BD/DVD销量在下降:2006年开始,“轻改”动画的销量一直呈上升趋势,在2012年至2013年达到顶峰,随后开始下降,2015年的情况可谓相当惨烈,若非有《物语》系列撑台面,恐怕数据还会更加难看。




[1] [2]  下一页 尾页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