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
脱非入欧!日本的百鬼夜行文化(下)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腾讯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11-1 8:22:43 文章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
|
各位小伙伴贵安~万圣节专栏“企鹅娘和你聊妖怪”后半集又要开始啦!看了昨天的前半集,了解了酒吞童子、茨木童子他们的前世今生后,大家是否还有些意犹未尽呢?事不宜迟,那就让我们赶紧进入本专栏的后半段吧,还有更多更有趣的妖怪在等着大家哟! 五、 雪女 雪女恐怕是在中国最为著名的日本妖怪了。一方面是因为各种ACG作品中她的出场频率实在太高,存在感傲视群妖;另一方面则是其造型特色着实明显,辨识度极高。正因为如此,但凡是以妖怪为主要题材的作品一般都少不了这位纯洁无暇的女士的出场。 雪女的传说在日本由来已久,早在十六世纪中叶就有目击到雪女的记录存在。形象上雪女通常身着洁白无瑕的长衣(这同时也是日本传统的寿衣,没错,只有死人才会穿),披头散发地游走于冰天雪地之中。遇上男人后她们会吹出寒气将其冻死,又或是吸尽其精力之后再将其杀死。白色的寿衣,天寒地冻的严酷环境,与雪女有关的一切都带着浓厚的死亡气息,但同时却又有种摄人心魄的香艳味道。无怪乎不少文学作品(以及现代的ACG作品)中都会将雪女描绘成带有危险魅惑气息的绝世美女。 雪女传说主要流行于日本东北较为寒冷的区域,而且根据具体地域不同,传说的版本也会有些差异。例如在新泻县、山形县等地,雪女的形象更像《聊斋》中那些对单身狗主动投怀送抱的萌妹子,会一言不合便在大雪之夜找上门来表示愿意嫁给独身男子,可一旦被发现身份秘密后便会消失不见;而在长野县、爱媛县等地,雪女的形象却摇身一变成为了凶悍的大妈,有事没事还会干点拐带儿童的勾当,危险系数相当之高…… 由于形象上佳(大多数时候),有自带微工口光环,雪女自然而然地成为了当代ACG创作者的宠儿,几乎所有的妖怪题材作品都会请她来做颜值担当。从早年的《福星小子》《地狱老师》到稍近一些的《滑头鬼之孙》,我们都能看到各种荷尔蒙爆棚的雪女系角色。早年的雪女一般以御姐系为主,取的是“危险魅惑力”这样一个传统tag;不过近年来的ACG作品对这一传统有所颠覆,巨乳(好吧也不一定)萝莉开始大行其道起来,不过长发、白衣这两大属性依旧得以保留。冰霜剔透的圣洁感配上身体在轻薄服饰中那若隐若现的工口感——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雪女会成为二次元的永恒宠儿啦~ 六、 座敷童子 如果说雪女表现了日本人对自然的敬畏之心和YY情节,座敷童子体现的就是他们对于居家方面的思维逻辑和期许。座敷童子的传说主要流行于东北地区的岩手县,是种藏身于房间或者地窖中的小精灵,喜欢恶作剧,如果被人类看到就会为那人带来好运。 座敷童子通常被描绘成五六岁的小童形象,留着西瓜头发型或者妹妹头。有趣的是,尽管在现代ACG作品中座敷童子通常以萝莉形态示人,在传说中“她”其实是有男女两种性别的。不过无论是正太版还是萝莉版座敷童子通常都身着比较平民化的和服,只是颜色方面会有些差异而已。 相较于其他力量有如龙傲天般强大动辄就要毁天灭地的妖怪,座敷童子在设定上就“接地气”得多。他们唯一能造成的“伤害”不过是些孩子气的把戏而已:例如将灰撒在地上然后四处乱踩,半夜里拨弄纺车,在房间里玩耍的时候发出类似神乐一般的声响……不过座敷童子是日本古来相当重要的民间信仰对象,人们往往将其视作家宅中的福神,有他/她在的话就会阖家安康、大富大贵,一旦他/她离开灾厄就会降临。只用忍受些孩子气的恶作剧就能获得庇佑,不得不说日本的这种传统信仰还是蛮具实用性的(笑)。 正因为亲民、实用同时又不具备太大伤害性,同时形象还自带萌属性,座敷童子同样是各种ACGN作品中的常客。正如前文所说,二次元的座敷童子通常都以萝莉形象示人,打扮上也都比较雷同:黑色妹妹头、和服算是标配,颜值通常也都不会太抱歉。不知道这几年三次元中流行的妹妹头发型是否也是座敷童子带的一波流行呢~ 七、 姑获鸟 姑获鸟的传说起源自中国,据说她有时以九头的样子显形,是死去的产妇的执念所化,会抱着婴儿在夜里行走,怀抱里婴儿的哭声就化成了姑获鸟的叫声。传至日本后,大约在江户时代初期和日本固有的妖怪“产女”产生形象重合。 姑获鸟也罢产女也罢,都是生产时亡故的产妇的怨念所化成,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自带感伤光环,令人畏惧之余也惹人同情。鉴于古代医学卫生条件的不发达,产妇分娩时的死亡几率其实相当之高,姑获鸟的传说无疑反应了当时的人们寄托于那些不幸准妈妈的哀思,同时也导致了姑获鸟传说版本极多,形象各异。 在茨城县的版本中,姑获鸟是种外形、叫声都和海鸥无异的鸟,见到人就会说“把你的娃给我”,那人要是不从,之后就会受到诅咒得疟疾云云;而在佐贺县的版本中,姑获鸟更像一种女性幽灵,会在夜晚出没,抱着人类的小孩消失在海中,因为画面感太过强烈,一度是画家颇为青睐的创作主题。 在当前流行的ACG作品中,姑获鸟通常会体现出“鸟”和“女子”这两大特征,但如果结合得不好往往会出现十分奇葩的画面效果——毕竟要将如此凄凄惨惨戚戚的妖怪二次元化实在没那么简单呢。 八、 雨女 相较于其他几位大名鼎鼎的妖怪,雨女在国内的知名度或许不算太高,不过这妖怪的起源其实与中国有着莫大的关联。雨女比较早期的图像资料是江户时代画家鸟山石燕绘制的《今昔百鬼拾遗》中的雨女图,并配有解说文字:“昔唐土之巫山神女,旦为朝云,暮为行雨,雨女或与之类。”这段话其实是引用了宋玉《高唐赋》中“妾(巫山神女)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的描述。不过有经验的老司机们想必都知道此处的“巫山云雨”其实是暗指啪啪啪……咳咳,也就是说雨女的原始形象其实还蛮让人害羞的。 不过大概是因为这种暗喻实在太过阳春白雪,在后世的民间传说中雨女逐渐地演化成了另外一种形象:一名女子刚刚生下的孩子在大雨之日失踪,悲痛欲绝的女子于是化身成了雨女,每当有其他孩子哭泣的时候,雨女便会扛着麻袋出现在其身边——嗯,如此一来这雨女传说倒是变得接地气了不少,颇有点类似那种父母吓唬哭闹不听话孩子的恐怖小故事了。 比起传说本身,雨女更强烈的存在感在于其进化成为了现代日本文化中的一个概念,即“容易招雨的体质”。当某个日本人说“×××是雨女(男)”的时候,并不是说那人喜欢下雨天扛着麻袋跑去推倒别人家的萝莉/正太,而是说此人走到哪儿哪儿就容易下雨,说白了就是自带招雨光环。例如《哆啦A梦》中野比大雄的老爸,就是个ACG业界知名的雨男。 由于形象不太固定,二次元中的雨女也没有个比较统一的标志性造型,原则上将各种能让人联想到“下雨”的要素堆砌起来也就差不离了。鉴于下雨天总是会让人感伤且阴郁,雨女的形象通常也会带着中忧伤的唯美感,而且以御姐形象出镜的几率相对较大。 看完企鹅娘对以上几大名妖的介绍,各位小伙伴是否对于群魔乱舞的万圣节蠢蠢欲动了呢?说到底,妖怪文化乃是人为创造的产物,但同时也体现了古人对于大千世界的种种瑰丽脑洞。加上现在妖怪题材的ACG作品如此流行,多了解了解这些知名妖怪的前世今生也是极好的~在此企鹅娘祝愿每位看完全文的小伙伴们都欧气连连,把把抽中SSR!希望所有读者都能在万圣节这个“欧洲人”的盛典中脱非入欧,要啥来啥,脸帝无极限!还等什么,和企鹅娘一起转发吸欧气吧~ 点击下载腾讯动漫APP,看更多人气动漫作品 【版权声明:本文是腾讯动漫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