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
漫域说|从传播学角度来看为什么会出现漫改电影
|
作者:小航歌 文章来源:漫域网责编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7-6-8 9:13:29 文章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
|
【漫域网专稿,商业转载请联系获得授权 , 非商业转载请务必标示本文原始链接并注明出处。】 伴着DC【DCEU】宇宙在《神奇女侠》的一致好口碑下的真正开启,DC已经进入了大荧幕时代。纵观现在漫改电影一直充斥着大荧幕,由日漫改成的电影似乎总显得有些有气无力,在北美市场漫威漫改电影可谓是叫好又叫座。而对于北美漫画的另一个巨头DC来说,索然自身的IP产品也不断登上大荧幕,但是没有体系、个性鲜明的电影作品使得自身IP不能进行有效的串联,在观众心中很难将自身的旗帜竖起,所以DC建立自身的电影宇宙体系也势在必行。而鉴于DC【DCEU】宇宙的全面开启,北美两大漫画巨头已经全部踏上自身的漫改电影之路,但是为什么各大漫画公司最终会选择电影这个传播方式?到底漫改电影会给他们带上来什么?下面就由漫域网小航歌用传播学的理论简单分析一下,为什么会出现漫改电影。 漫画的传统传播方式 美国社会学家库利在1909年出版的《社会组织》的《传播》一章中曾对传播下了一个广为人知的定义:传播是指人与人关系赖以成立和发展的机制——包括一切精神象征及其在空间中得到传递、在时间上得到保存的手段。它包括表情、态度、动作、声调、语言、文章、印刷品、铁路、电报、电话、以及人类征服空间和时间的其他任何最新效果。 人类在岩壁上进行绘画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而作为一脉相承,漫画在人类进入到“近现代文明社会”,能够熟练的运用图形在纸上记录生活、描绘远景之后集大成的产物。从Punch杂志、RodolpheT?pffer、《The Yellow Kid》等开始,漫画逐渐走向正轨。人们对漫画的人知渐渐成熟,接受程度的加深,人们在漫画中寻找记忆、寻找理想、寻找那一份天马行空。漫画在拥有同一意识空间的人们之间形成了共识,而在新的意识空间之中将这份精神力进行传导,漫画起到了一个“表意”的功能。 而另一位美国学者皮尔士也在1911年出版的《思想的法则》中强调:符号作为精神内容的载体在传播中能够起到特殊作用。 伴随着漫画不断成熟,漫画的产量的满满增加,使得漫画之间出现了一个直接的问题—“差异化”。每个漫画都在不断趋向于展现自身特点的道路,LOGO(标志符号)的运用。通过“像”可以直观的展现,达到意义(精神内容)的传递。使得漫画主角可以用一个剪影就能使读者进行辨识,甚至是了解其性格。 漫画依托于纸质产品的传播方式,在很长一段时间一直趋于稳定发展,人们习惯性将“漫画”与“纸质书籍”联系到一起。而伴随着时代的进步漫画也与(当时)较为新型的电视动画等共同动态展现,通过漫画人物、剧情等标志性象征与观众进行互动,并且通过这种互动使得漫画在一定层面上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新媒体发展下的漫画传播 在网络和新兴媒体作为当下生活的主要方式的时候,纸媒已经丧失了所具有的优越条件。而对于传统漫画来说,纸质传统漫画逐渐成为“收藏品”。快节奏的生化方式促使新媒体的发展,更多新型传播方式出现,使得纸质出版品面临岌岌可危的境地。但传统漫画IP与新媒体IP之间的关系是传承还是借鉴,这个一直也是漫画改编的重点。 传播学与信息科学是相互影响和相互渗透的?信息科学对传播学的巨大贡献,已是把信息概念引进了传播学领域,提高了传播学理论表述的科学性和严谨性;二是拓宽了传播学的视野,使它能够把人类社会的传播活动放在更大的系统和环境中加以考察,这有助于探索人类社会传播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 以现在正热映的《神奇女侠》来说,在剧情设定上,虽然导演极力渲染戴安娜的起源具有的“神性”,并且将战斗的背景安置到一战时期。但在整部影片之中还是略显单薄,对于2个多小时的电影来说,虽然剧情并不复杂,但是侧重点的平均使得影片显得略发单调,很多在原著迷中重要的部分被“合理化取舍”,造成了一个“只为电影服务”的神奇女侠成长记。虽然在这部电影原著迷中造成了“一部不得不看”的电影的印象,但这部电影在DCEU的时间线上是一个重要的出发点。 在新媒体的发展之下,传统媒体的优势丧失在某些层面上来说,无论什么行业都是或多或少的。在全新媒体形式下,传统漫画也在面临一个挑战——传播变革。作为一种社会行为的互动,漫画也在以另一个方向进行着变革,即IP化衍生之路(新媒体IP改编)。 漫改电影的传播优势 社会传播是一种信息共享活动?它是一个将但个人或少数人所独有的信息化为两个人或更多人所共有的过程?这里的共享概念意味着社会信息的传播具有交流?交换和扩散的过程?施拉姆说,“传播一词和社区一次共同的词根,这并非偶然?没有传播,就不会有社区;没有社区,也不会有传播?” 电影作为现在人们生活的一部分,电影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娱乐的重点。作为具有专有性、超强的视听体验以及社交行为的特性,都促使电影业依然繁荣的关键。IP化衍生之路是现代漫画进阶推广的重点途径之一,虽然电影产业也在走向下降,但是电影作为一个文化产业的象征,依旧在自身的优势之上进行着创新。 伴随着漫改电影的不断增多,漫改电影成为了电影市场中不可缺少的强力内容之一。对于漫改电影来说,受欢迎的故事结构、精巧缜密的情节设定以及热衷的观众群体,制作团队可以较为省力的进行一个电影的构建。而现在的漫改电影负面评论比比皆是,主要集中在选角不当、故事删减/改编、(原作)观众认可度较低等几个因素。但漫改电影在一定程度上成功的在另一个领域树开拓了传播渠道,通过共享行为的产生,促使自身(漫画)产品的知名度。 从传播的社会关系性而言,它又是以双向的社会互动行为?传播者通常处于主动地位,但传播对象也不是单纯的被动角色,他可以通过信息反馈来影响传播者?双向性有强弱之分,但任何一种传播都必然是一种通过信息的授受和反馈而展开的社会互动行为? 漫改电影作为跨界发展的产物,其自身兼具多种优越性,而且对于原版漫画公司也进行着不小的促进。 1.集中性营销传播 漫改电影在一定程度上是漫画公司的一个巨型展板,在漫改电影中,漫画公司可以根据自身的IP优势进行重组改良,用最能代表自身的产品进行集中性投放。而且在投放的过程中,通过“老粉丝”与“新粉丝”的交融造成两种现象: 【等级优越感】即熟悉故事内容的观众与新观众之间的优越感,进而能够进行“具有权威性”的剧情解读,达到一种心理暗示,在心理学上叫做“权威式催眠”。 【自来水现象】观众通过共同意识的群体效应进行自发宣传的一种现象。这种心理学上的“共鸣心理”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种普遍认同的现象,但转而就会因为这种“普遍现象”转而变成一种“群体暗示”进而达到普及性。 2.定向性营销传播 虽然漫改电影是或根据原著进行改变的作品,但是由于“故事历史”以及“情节铺垫”等长篇漫画固有限制,所以在电影中,大家更偏向于对原有剧情进行改编。这种改变在一定层面上可以使观众(特别是新观众)对影片以及IP设定有了一个更好的定位以及喜好评分,在另一个秤面上由漫画原著方改编的作品一部分也有“试水”之嫌。对作品进行一些主导向改编来迎合现代观众口味,通过反馈再对漫画原著进行修改。 定向性投放可以在笼络老观众、“试水”新设定的同时,用“新宇宙”的故事进行年龄层或者其他人群属性的划分进行定向改变达到笼络观众的作用。 所谓传播,即社会信息的传播或信息系统的运行。传播的根本目的是传递信息,是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通过有意义的符号进行信息传递、信息接受或信息反馈活动的总称。而串波具有交流、交换和扩散的性质。 在信息的传播中,交流处于一种自愿的地位,而交换属于基于一定基础的索取行为。如果市场的实质是资金的流通,而有效的传播促使的是资金流通的导向集中化。在漫画作为IP产品抛上市场的时候,漫画在新媒体传播的大环境下就已经变成了根基,市场的运营需要“基础客户”的“热捧”,而漫画在这个时候就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信息系统的建立中,虽然依附于多样的媒体端口进行散播,然而由于信息传播一直处于一个闭环之中,所以信息的反馈会直接回流到IP产品本身。 对于传统漫画来说,IP的变革造成了两种反馈信息回路:1.传统纸质漫画本身;2.IP衍生的IP本身(此时的IP与漫画本身有一定区别,更适于衍生市场的“改造品”)。而这两种回流终点虽然会造成分流,但是由于是同一主题性,两个方向的回流所产生的经济价值终属一方。由于两种回流终点兼具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对于漫画投资方来说多渠道、有延展性的发展道路才是最乐意见到的,对于读者(观众)来说,具有溯源性和争议性(传统IP与新型IP的设定、内容等的对比诧异)的作品才是最喜欢的,这也符合社会互动的传播原则。 其实对于行业来说,好的IP投入是对于漫画与电影双赢的事情;而对于漫改电影来说,新的拍摄技术的出现,新的改变剧本的出现不仅能够在新的领域为传统漫画创造新的“一席之地”,而且对于漫画公司来说,新的领域的拓展,“双渠道”甚至“多渠道”的营销才是资本回笼的根本。一个好的漫改电影出现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优秀的制作团队固然关键,但更需要能将“真正信息”反馈到投资方的好观众,不要盲从,更多的是自己的理解,只有这样才能使优质的漫改电影更多的出现在电影面前。今天就聊到这里,一点拙见,如有异议请联系漫域网,与作者互动一起交流!
|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