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动画片的传奇导演宫崎骏
|
|
|
|
|
1974年,三人一起转到Zuiyou映像,即后来以“世界名作剧场”系列而闻名的日本Animation的母公司。三人合作的第一部动画《阿尔卑斯山的少女》可以说是奠定整个系列风格的作品,高畑勋描写日常生活为主,强调动作时间安排的导演风格就此形成。这种崭新的动画风格获得了大成功。宫崎骏这次的职务是Layout和画面构成,又是为了配合新的作画形式发明的新职务。对于不会画画的高畑勋来说,宫崎就如同他的手脚一般把他的想法变成画面构图。
三人在世界名作剧场系列中高畑勋还担任了《寻母三千里》(1976年),《红发少女安妮》(1979年)的监督。后来,修炼已久,有了许多TV单集主导经验的宫崎骏1977年首次得到了监督的职位,这就是《未来少年柯南》(1978年)。和比较尊重原作、作风沉稳的高畑监督相比,宫崎的特点是想象力和对于动作的表现力丰富。本来是悲观色彩的原作被宫崎改成了明朗的少年少女故事。这个故事可以看到后来《天空之城》等故事的影子。
1979年,为了制作剧场版动画《鲁邦三世 卡里奥斯特罗之城》转入东京Movie新社,作画监督是鲁邦动画系列的最初创作成员大冢康生。如果你对于GHIBLI的作品觉得不错的话,请务必看看这部作品,他有着和后来GHIBLI作品相当的质量和魅力,至今仍然是传说的中的经典。不过,当时却是叫好不叫座的作品。之后,宫崎就在东京movie新社的新人养成公司TELECOM工作,继续制作新鲁邦的TV系列。在这里,宫崎提出了成为后来《龙猫》《幽灵公主》前身的企划。不过,当然没有被采用。
人生转折
1981年,宫崎骏又一次人生的转折出现了。德间书店新创刊的动画杂志《Animage》的总编铃木敏夫想要制作动画人员访问专辑,估计本来是打算访问由于《世界名作系列》功成名就的高畑勋的,结果却被高畑和宫崎拒绝。最后不知为何,居然变成了资历颇浅根本没有什么名气的宫崎骏的访问专辑。这个看起来乱来的举动可以说给德间书店拉来了一只下金蛋的母鸡。
《Animage》也发掘和资助了押井守等其他年轻而有才华的动画监督,努力为他们打响知名度,只是合作没有宫崎这么顺利罢了。
在铃木敏夫和德间书店牵头下,宫崎骏开始创作属于自己的动画。剧场版动画《风之谷的娜乌西卡》的企划,最初由于没有原作被打回,于是1982年宫崎在《Animage》上面连载其漫画。致密的作画,深刻而多重的反思,使得这部断断续续连载的漫画史诗达到相当大的成就。而宫崎完成制作《名侦探福尔摩斯》相关的工作后,离开东京Movie新社为新作做准备。
1983年,传奇开始了。从太阳王子时代就一起合作的人们再次集合起来,《风之谷》的动画开始制作了。宫崎一人担任监督、脚本、分镜表的全部工作。由于从最底层一直干到最上层,宫崎有着主导从故事到作画,动画大部分工作的能力。电影最后变成了宗教般的结尾,虽然制作者觉得不大满意,但是在放映时却意外的非常让人感动。在该作的成功背景下,1985年吉卜力工作室成立了,该名字来自二战时候意大利的一款侦察机(算是家传的爱好),意思是“撒哈拉沙漠的热风”。宫崎监督此间的作品则是绘本修那之旅。
随着新动画天空之城开始制作,漫画风之谷休刊。之后《风之谷》也一直随着Ghibli动画的制作而断断续续的休刊和再开,一直到1994年为止。《天空之城》也仍然是宫崎监督的个人表演。宫崎监督的富于动作和戏剧张力,充满真实触感和细节的幻想世界风格得到了完全发挥。
(《天空之城》的背景是工业革命的19世界欧洲,可爱纯洁的小女孩希塔(sheeta)在善良勇敢的小男孩帕索(pazu)的陪伴下,寻找自己失落的故乡,在旅途的尽头天空之城,终于明白了无论科技的进步和人类的发展如何,人都是不能离开土地的。人与自然的主题在此进一步体现,而漂浮在空中的伟大都市拉普塔最终的毁灭,仿佛在告诫世人:在机械和钢铁的世纪里,面对着的其实是未定的将来。)
接下来是高畑监督的发挥。1988年宫崎监督的《龙猫》和高畑监督的《萤火虫之墓》同时放映。尽管后者得到了文艺界的广泛赞扬,也感动了无数观众,但是前者才是Ghibli一直最为人气的作品之一。而Ghibli之后也形成了两位监督轮流制作动画电影的体制。
1989年,《魔女宅急便》公映。宫崎监督首次挑战少女成长的题材。完成了风之谷动画后,跑到岳父家的山中小屋度夏的时候闲极无聊阅读了高桥千鹤的《混凝土的坡道上》,和晚辈的小女孩们一起阅读的经历让他职业性的想到了改编少女漫画成为动画的可能性。本来宫崎监督就是女性至上主义者的一种,以当代少女为主角的电影发想就此形成。这部作品和千与千寻应该都是这次邂逅的结果吧。
1992年,《红猪》公映。喜爱兵器的美丽却讨厌战争的宫崎监督在兵器模型杂志连载一些短篇漫画,这个作品即为其中之一改编。
这之后,吉卜力工作室有感于二位监督年事已高,开始着手培养新人。1993年是由客座监督望月智充导演带领新人制作TV Special海潮之声,可以说这是吉卜力工作室最为异色的作品。1994年是高畑监督的《平成狸合战》。1995年的《侧耳倾听》虽然是由A-pro时代就认识的近藤喜文监督,但是脚本、分镜仍然是宫崎担纲。
1994年连载十年的漫画《风之谷》也终于完结。不得不承认,1994年的同名动画的成功和当时的环保思想不无关系。而这个作品在连载中见证了宫崎监督想法的不断变化和反思。动画以来的想法不断被推翻否定,认为宫崎监督思想是简单的环保的人应该仔细读一下这个作品。
(1995年,被认为是GHIBLI的实验剧场的《On Your Mark》、由恰克与飞鸟的歌曲制作的短篇作品在“SuperBest3”放映。讲述了在被放射能污染的世界,两个青年把有翅膀的少女送上蓝天的故事。但宫崎骏想要表现的并不是“拯救”,而是“自己的希望”,这是最能触动人心的东西。)
休整之后,宫崎监督开始制作算得上总结性的《幽灵公主》。吉卜力工作室的作品中,一般而言,宫崎监督的作品更为活泼明了和带有幻想色彩,更受观众欢迎。而他的作品也往往是当年国产电影票房的前三名以内。这部作品由于场面宏大,制作精美,加上宫崎监督隐退数年后复出的号召,更重要的是,这次前所未有的广告宣传,使得票房创造了日本电影的历史!日本电影票房一向是国外影片领先,这次成功可以说具有巨大的意义。
《幽灵公主》回应和总结了《风之谷》以来宫崎监督思想的变化,本来这应该就是宫崎监督的一个完美的句号,不过两件事情却打乱了计划。第一是被作为接班人培养的近藤喜文监督过劳死,第二是高畑监督My Neighbors The Yamadas票房的失败。本来本片的票房也颇为不俗,不过这是由于《幽灵公主》宣传策略的成功,食髓知味地投入大量广告预算的结果。加上本作创新的电脑动画方式和精益求精的制作,总计起来,反而亏损数十亿日元。
无奈之下,高畑监督黯然退隐,票房保证宫崎骏只有再次出山。由于上次幽灵公主的票房再次被《泰坦尼克号 》(电影)超越,这次的口号就是再夺第一。
2001年,《千与千寻》上映。该作果然不负众望,再次拿下总票房第一,超过300亿日元的票房成为日本历史上的票房怪物。要知道,日本动画的年度经济总额才5000亿日元,而一般年度票房首位的作品往往不到30亿左右。强大的宣传攻势,甚至动用到了首相来为首映捧场。不仅如此,宫崎骏的成功甚至开始得到国际的承认,作品得到奥斯卡、威尼斯、柏林等国际电影奖项。
(《千与千寻》叙述了千寻的一个生活小片段,讲述她在面对困难时,如何逐渐释放自己的潜能,克服困境。这正是宫崎骏要观众明白的。宫崎骏自己也认为这是一部有别于他以往其他故事的影片,以往,他笔下的主角都是他所喜爱的,但这次宫崎骏刻意将千寻塑造成一个平凡的人物,一个毫不起眼的典型十岁日本女孩,其目的就在于要让每个十岁女孩都从千寻身上看到自己。她不是一个漂亮的女孩儿,也没有特别吸引之处,而她那怯懦的性格,没精打采的神态,更是惹人生厌。最初创造这角色时,宫崎骏还曾有点替她忧心,但到故事将近完结时,他却深信千寻会成为一个讨人喜欢的角色。)
前年新手接手的《猫的报恩》的票房的不如意,让宫崎监督不得不继续出手。2004年《哈尔的移动城堡》的票房估计应该接近《幽灵公主》,还无法达到千与千寻的程度。从作品的完成质量和力度来看,这两个影片都不如《幽灵公主》以前的作品。不过如果不从动漫爱好者的观点,而是从一般人的观点,幽灵公主之后才是宫崎监督获得真正成功和传统世界的肯定的开始吧。
另外一件有关宫崎监督的大事就是东京三鹰Ghibli美术馆的建成。和奥斯卡等国际电影奖项相比,不知这算不算宫崎监督对自己动画生涯总结的某种形式?
最近(指2004年——编者注)的消息是由于母公司德间书店已经扭转了长期亏损,所以吉卜力工作室从母公司独立出来。由此联想,吉卜力工作室现在如此惊人规模的财政规模,作为摇钱树的宫崎监督是否还会不得不继续监督下去呢?要知道宫崎监督可是参与创作战后日本第一代动画的动画人,动画经历40年,精力已经大不如前了。
(在日本东宝19日播出的节目《NNN News》中,公布了宫崎骏大师将于2008年夏天公映的新作电影《崖上的金鱼姬》(崖の上のポニョ)的消息。这也是宫崎老师自2004年吸引1500万人次观摩的《哈尔的移动城堡》事隔4年后的又一部大作。现已上映,获得广大好评。)
*注:日本现首相麻生太郎曾极力宣扬和宫崎骏的大学同学身份,而宫崎骏对前者评价并不高。
家庭
1965年,与同僚的太田朱美结婚,结婚式的司会是大冢康生。
1967年,长男宫崎吾朗诞生,(财)徳间记念アニメーション文化财団理事。
1970年,次男宫崎敬介诞生,木口木版画家
宫崎骏四兄弟: 宫崎新,宫崎骏,宫崎丰,宫崎士郎
【作品年表】
早期参与制作:
1·太阳王子 霍尔斯大冒险(1968)剧场
2·穿长靴的猫(1969)剧场
3·鲁邦三世(1971)TV
4·熊猫家族(1972)剧场
5·阿尔卑斯山的少女(1974)TV
6·寻母三千里(1976)TV
7·未来少年柯南(1978)TV
8·红发少女安妮(1979)TV
9·鲁邦三世——卡里奥斯特罗城(1979)剧场
上一页 [1] [2] 尾页
|
动漫录入:贯通编辑B 责任编辑:贯通编辑B |
|
上一个动漫: 宫崎骏工作室旁开幼儿园为常保童心
下一个动漫: 宫崎骏被选为东京三鹰市荣誉市民 |
|
|
|
|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