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域网专稿:7月20日,《大鱼海棠》的全国总票房已经接近5亿,而这一天,又是炒作它抄袭的动画电影大作《千与千寻》上映15周年,饱受抄袭之风的《大鱼海棠》在它的前辈《千与千寻》上映15周年这一日票房将破5亿,似乎冥冥之中自有安排。

《千与千寻》虽然是一部动画电影,但是影片所包含的诸如人生哲学,社会哲理,甚至寓言方面的元素实在是太多了。先让我们来看看《千与千寻》上映后的成功:它是第一部在奥斯卡上获奖的日本动画电影;它是日本动画电影史上最卖座的电影,全球票房达到2.7亿美元,要知道它的制作成本才仅仅1900万美元啊;它在2002年获得第52届柏林电影节,成为史上唯一一部以电影身份获得柏林金熊奖的动画作品;它甚至在上映当年在全日本收获304亿的票房,超过了卡梅隆指导的爱情大片《泰坦尼克号》
《千与千寻》凝聚宫崎骏对动画哲学的毕生理解

“人生就是一列开往坟墓的列车,路途上会有很多站,很难有人可以自始至终陪着你走完”,这句来自《千与千寻》的至理名言几乎概括了该片的中心主题,而宫崎骏就是那列列车的车长。

《千与千寻》讲述在一个非神非人的世界,故事发生的地方,叫做油屋,是供天上八百位天神放松娱乐的浴场。是不允许有人待的地方,想要救出自己的父母千寻,只得拼命的跻身于其之列,亏得了白的帮助。然而帮助是有限的,其他就要靠自己的努力,对于一个十多岁的孩子来说,所知道得也只是父母温暖的怀抱,同学间的攀比,有什么比失去宠爱并独身在异乡打拼更加残酷的事情呢,对于看这部片子的孩子及孩子的父母来说,可能有一定的教育意义,而我说过,它更强调了一种精神,永不放弃,剧中将千寻的心理活动刻画得淋漓尽致,既有些胆怯,但又不得不做,从而在做的过程中磨练出自己的勇气和意志,最后将这些勇气和意志充分发挥,变成了一个独立勇敢的人,面对自己的人生。可以说这个神隐,改变了千寻的一生。


宫崎骏如是说:影片有着很深刻的思想,我所要表达的千寻迷失在这样的一个虚拟的世界,其实更是一次精神世界的荡涤,不劳而获就没有生存的权力,贪得无怨同样没有好报,宽容大度可以获得更多友好的帮助,内心的强大和纯善是人的精神支柱。对于美与丑、善与恶、强与弱的分辨充斥于整部电影之中。夸张奢靡未必就心存善意,而清贫善良未必就不受人尊敬,一个人如果忘记曾经是谁,那她就回不了家。这是个哲学意味的命题,我们只有牢记自己的过往,才能不会轻易迷失在人生的道路上,不管艰难险阻,还是贫穷无助,或许是奢靡富贵,还是贪得无厌,我们都应有个清醒的认识,千万不能忘记自己是谁,忘记自己回不了温馨祥和的家,回不到内心最真实的自我。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