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域网专稿,商业转载请联系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务必标示本文原始链接并注明出处。】
作为侦探小说类型最重要的发源地,英国已经无数次将镜头对准各式各样的侦探,而作为著名小说作家的J.K.罗琳自然也想要尝试一下。尽管《哈利·波特》系列在让J.K.罗琳名声大噪的同时赚的盆满钵满,可谓是名利双收,但是这位英国女作家到现在依旧没有停止过创作的脚步。这不,在写过一些《哈利·波特》的番外作品之后,J.K.罗琳又化名为罗伯特·加尔布雷思开始写起了推理小说。
J.K.罗琳的侦探小说是以一个在伦敦生活的跛脚侦探斯莱克为中心展开的,前两部作品都已经被改编成了电视剧在BBC播放。据外媒报道的最新消息可知,系列第三部《罪恶生涯》也确定将要改编为电视剧了。下面,就让侠澈耽一起来回忆J.K.罗琳创作的那些经典作品吧。
哈利·波特与魔法石
作为《哈利波特》系列作品的第一本,《哈利·波特与魔法石》无疑是让大家眼前一亮的一本,一个11岁小男孩,瘦小的个子,黑色乱蓬蓬的头发,明亮的绿色眼睛,戴着圆形眼镜,前额上有一道细长、闪电状的伤疤。哈利·波特带着他所生活的魔法世界第一次与广大青少年见面,从此,也让有“哈利波特之母”之称的J.K.罗琳的名字写进了广大科幻迷们的字典里。
这个不平凡的小孩,一出生便拥有了一个要与坏蛋伏地魔作斗争的标志,一道形如闪电的疤痕。那是一道死咒的余痕,因为妈妈的牺牲把他的死亡减成了那道疤。他被姨夫收养过了一个很委屈的童年,表哥达力总是仗着个头大欺负他,就这样过了11年。
在他11岁生日时,发生了一件不平凡的事,改变了他的一生。一个表面恐怖实际很温柔的看守海格给他送去了一封魔法学校录取信,证明他从一出生就是一个巫师的命运。他很高兴的入了学,也知道了对角巷等一系列的巫师世界的事物。到了学校还认识了两个好朋友,一个是傻里傻脑的罗恩,有一个同样把哈利当孩子的妈妈。一个是品学兼优的赫敏,有两个平凡的麻瓜父母。他们一起努力救了魔法石,与伏地魔顽强抗争,最后捣毁了伏地魔的美梦,获得了大家的尊敬。作品中丰富的情感交织为《哈里波特》系列作品奠定了一个十分殷实的情感主调。
哈利·波特与阿兹卡班的囚徒
熟悉《哈里波特》系列作品的小伙伴们都知道,哈利波特到了故事的后半部分慢慢脱离“温馨”,走向“诡异”。而这其中的转折点就是《哈利波特》系列作品的第三部——《哈利·波特与阿兹卡班的囚徒》。
作为整体作品的第三部,特殊的位置奠定了这部作品在整部作品中承上启下的特殊作用。同时,这第三部作品所改编的大电影也是整个系列来讲口碑最佳的。因为,在广大哈迷的心里,《哈利·波特与阿兹卡班的囚徒》的电影是系列电影中最为贴近原著的一部,其中对场景的还原,以及人物关系的介绍都向广大原著粉们交上了一份完美的答卷。
哈利波特与他的小伙伴们在这一集中不仅要和往常一样经历很多外在的冒险,他们自身也要经历“成长的烦恼”。例如片头表现哈利与玛格姨妈的场景中,哈利就不再之前给人们留下的刻板印象那样甘心容忍、小心规避,而是言辞激烈地发了一回飙。
性格之冲动,反应之暴躁,正是青春期男孩叛逆性的体现,这个年纪的的他们已经懂得用实际行动来坚定维护自己得想法,尤其对外界强加的影响无法忍受。青春期心理狂躁而微妙的变化,就这样被细致而传神地体现出来。不仅剧中人物,就是影院里地观众也小小吃惊了一把。或许是为了证明霍格沃兹学院的院风还过于传统,值得波特们变成“红小兵”来造反一下。不过,即使只又这么一点叛逆性,已经足以使得第三集中的哈利波特更有性格。
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
《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作为整个系列的完结篇,故事主要围绕魂器和哈利与伏地魔之间的终极大战展开,影片中加大了动作戏的部分,全片几乎每十分钟就有一场精彩的打斗场面,再加上铁三角古灵阁逃生、霍格沃茨大战、终极对决等大场面,更是让观众目不暇接,因此完结篇被称为“魔幻战争史诗片”。
书中对终极大战的描述很混乱,而电影就拍得很有条理。特别是伏地魔率领食死徒、巨型蜘蛛、巨怪向学校发起猛攻,麦格教授等人誓死保卫学校,并首次使用“石墩出动”的咒语,召唤出几百年来一直守卫在城堡上的石头武士,场面恢弘十分震撼。
完结篇泪点不断,再加上告别情绪,不少女性观众都是哭红了眼睛走出影院。特别是斯内普之死令人十分动容,伏地魔为了要获得斯内普拥有的老魔杖,让毒蛇纳吉尼杀死了斯内普教授。而哈利透过斯内普的眼里流出的记忆读到了“混血王子”的故事,终于知道了斯内普对哈利妈妈莉莉的永恒的爱意,而且斯内普甚至将这份爱转移到哈利的身上。19年后铁三角在九又四分之三车站的重逢以及麦格教授、纳威在片中的勇敢都令观众十分难忘。而《哈里波特》这部传奇的科幻小说也在大家的不舍与赞誉中完美收官。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