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新闻》3月2日文章,原题:中国的动漫之爱 陈歌(音)是一名中国学生。去年,她写了一篇题为《被称为御宅族又如何》的文章,对日本漫画及动漫文化大加赞赏。1993年出生的她在文章中谈到,日本动漫的流行“或许和日本人认真做事的性格有关”。在她看来,日本动漫的创作过程一丝不苟,动漫迷也十分忠实,御宅族就是对这部分动漫迷的写照。
1981年,日本动画片《铁臂阿童木》第一次在中国播出,机器人男孩寻找正义的勇气鼓舞了当时的中国人,也使得更多日本动漫进入中国市场。
1985年出生于北京的刘婧荦就是一名动漫御宅族,她不仅亲自去日本,还为动漫作品配音。在她看来,日本动漫如此受欢迎的一个原因是主题多与爱有关。“我上中学时,被警告说年纪太小不能谈恋爱。中国动漫并没有把爱的主题看得很高尚。”
魏琴茹(音)是一名“80后”,也是一名日本动漫迷。她在上海复旦大学主修政治,后于日本东京大学研究生院取得硕士学位。现在她在一家广告公司从事与动漫有关的工作。魏琴茹将日本动漫在中国流行的原因归结为几个关键词:“bukatsu”,即“社团活动”;“mune kyun”,即“为爱心跳”;以及“moe”,意思是“迷恋”。对于每日忙于备战考试的学生们来说,动漫在单调灰暗的生活中营造了一个五彩斑斓的天地。(作者葛原义治[音],聂晶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