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部全面梳理海外汉学(中国学)生命历程的大型文化纪录片《纽带》,即将首映于央视荧屏。
汉学,世界各国关于中国人和中国文化的研究。在过去几个世纪里,不同文明在西去东来的道路上相遇、相融,而汉学恰似一条纽带,它以独特的方式连接着中国与世界。《纽带》借这个意象,重在讲述中外文明交流过程中的跌宕历程。全片近50个故事,通过对一个个汉学家与中国的交往以及他们的命运的生动刻画,描摹出汉学(中国学)产生、发展和变异的宏大历史图景。
罗马耶稣会档案馆罗明坚手稿
这是一个被忽视的学术领域。作为第一部系统梳理海外汉学(中国学)生命历程的纪录片,该片以严谨的学术态度,直面这门“高冷”学问的前世今生。摄制组辗转十余个国家和地区、70多个城市,拜访国内外专家学者180余人,从海量的传奇故事中择取、提炼,在力求保持学术底色的同时,兼顾纪录片的故事性规律,使《纽带》集学术性与故事性于一体。
在表现形式上,《纽带》首次在纪录片中大胆采用黏土动画的再现手段。黏土动画在制作过程中大量依靠手工制作,这就决定了黏土动画具有淳朴、原始、色彩丰富、立体、梦幻的艺术特色。这种集文学、绘画、音乐等多种艺术特征于一体的表现形式,不仅与《纽带》的整体气息一脉相承,而且实现了严肃题材的趣味表达,大大增强了该片的可看性。
黏土动画再现饶宗颐和戴密微
北京大学比较文学·比较文化研究所所长严绍璗:“《纽带》是目前所见梳理海外汉学的建立及发展最为深入、质量最高的一部纪录片。”
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海外汉学研究中心主任张西平:“中国文化长期领先于世界,它所形成的智慧与制度对欧洲启蒙运动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从这部纪录片里,你才会从长期以来东西方文化对持,传统与现代二分的思维解脱出来。”
北京大学俄罗斯学研究所所长李明滨:“《纽带》的意义在于,不仅以生动的形式展现了域外汉学界的故事,而且会让更多人从世界的角度看中国,只有了解了这种眼光,才能加深我们的自我认知,达到更深刻、更全面。”
聚焦跨文明对话的纽带,追述、演绎跨文明的交流史,在文明与文明的对话中,碰撞出思想的火花,照亮彼此的心灵。在国际交流如此频繁的今天,《纽带》,将让人们从更新颖的角度和视野认识中国与世界的交往。
纪录片《纽带》将于2015年5月17日至24日每晚20:00于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CCTV-9)首播。全片共分8集,每集5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