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在央视播出的大型文博探索类节目《国家宝藏》,将纪录片和综艺巧妙应用,以小戏院情境讲述文物的前世此生,让缄默沉静的国宝“说话”,给孤傲的匠人点赞,掀起了一波收视热潮,连豆瓣评分都一度狂飙到了9.5分。
在感叹《国家宝藏》让文物这一“冷门”变成“潮牌”的同时,我们不难看出其有着向国宝鞠躬、向匠人礼敬的谦卑姿势。而作为国漫爱好者,反观中国动漫的发展,曾几何时,动漫界“中国学派”也以民族文化为根本享誉国内外。到如今,除了以《洞仙歌》为代表的水墨漫画,尝试回归中国传统文化,致力成为“中国学派”复兴的探路人,国漫崛起更多是停留在讨论阶段。归根结底,也无非是行业缺少传承中华文化的灵魂——匠心。
从《国家宝藏》看“匠心”传承
从北宋天才少年王希孟所创作《千里江山图》的徐徐打开,到乍原石鼓背后讲述的司马光父子以性命研求汗青源流之“真”,再到被誉为“天下第一剑”越王勾践剑的亮相演绎……《国家宝藏》每一件国宝背后故事的豪迈与悲情,每一次国宝所蕴含传统文化的演绎和解说,以及每一种华夏儿女守护中国文化瑰宝所持的敬意与温情,都让我们真切感受到了中华文明与传统文化的生生不息,自豪于中国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巧夺天工的匠人精神。
无疑,之所以中国有灿烂的民族文化,能够流传如此之厚重大气且繁多的国家级瑰宝,是因为一代代人独具“匠心”的传承。时至今日,当中国崛起需要中华文化的复兴,匠心就是各行各业再次走向巅峰时代的根。
仅从中国动漫行业来说,目前基于《镜花缘》、《山海经》、《离骚》等中国传统文化解读和重构,并以传统水墨画风展现的漫画《洞仙歌》,便是传承中华独有文化,以工匠精神推广民族艺术的代表。在当前的国漫行业,无论是回归中国文化传统的美术风格,还是针对中华优秀文化的取材,《洞仙歌》都是独树一帜的。
洞仙歌:大国工匠之水墨漫画
回顾中国动漫的发展史,事实上,以《大闹天宫》、《小蝌蚪找妈妈》等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动漫,不仅内容上取材于中国古代的神话故事、古典小说,美术设计的创作灵感也来源于中国传统的水墨画、剪纸等艺术形式,早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就享誉国内外,为中国动漫赢得了“中国学派”的著称。
与其他类型的漫画相比,水墨漫画采用的传统中国画写意画法,注入了漫画的内容思考,其人物形象更注重神态和心理的刻画,强调以形达意,延伸和强化作品主题。通俗来说,即是水墨漫画需要具备水墨画和漫画的双重属性,其难度在于本身是生活向水墨艺术和漫意水墨艺术的双重跨越,是文学、哲学、美学、社会学的深度磨合。
由此不难看出,《洞仙歌》敢尝试以颇有难度的水墨风格创作,也是其画神文化团队秉承“中国学派”的匠心精神,回归传统文化精粹的勇气之作。就目前已经全部上线的序章来看,《洞仙歌》给读者展现的不仅是水墨风的视觉享受,还有万物皆有灵的中国古代神话世界中鬼怪的文化故事。这也就意味着,《洞仙歌》传承的不仅是中国传统的艺术,还有民族传统的文化。
事实上,在中国绘画的水墨风格基础上,《洞仙歌》穿插其间的古诗词及白描、写意所透出中国传统文化无限的古风诗意,也为读者带来了更深层次的传统文化艺术体验。也正因为此,堪称是大国工匠之水墨漫画的《洞仙歌》,才成为了有一定文化修养并读懂其内涵读者的口碑佳作。
匠心:国漫崛起的灵魂精神
无独有偶,在展现历代中国人匠心与智慧结晶的《国家宝藏》之外,央视寻找工匠精神的特别节目《大国工匠》,也在有着五千年传统文化传承的中国大地,探寻各行业工匠背后的匠心。这些节目不仅展示了中华民族向来讲究踏实专一的工匠精神,也为现时代各行业中国人回归传统,传承匠心提供了精神上的指引。
从这方面来说,在如今拥有得天独厚先进科技的新时代,国漫的再次崛起,就需要动漫工作者们重拾匠心,更多关注和回归传统文化的精髓,在作品内容和文化传承方面下苦功夫,将品质创作到极致。现在,以《洞仙歌》为代表的动漫匠心之作,已经在中国工匠精神回归的路上,其良好的开端,或将引发国漫崛起之蝴蝶效应的一次振翅。
截至目前,《洞仙歌》序章已经告一段落,少女白辛夷未来的奇幻历险还将有怎样的奇遇,惊艳乍现的山鬼有怎样动人的故事?我们一起期待后续的正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