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家长、老师的努力,也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关怀。近日,由深圳市关爱行动组委会办公室、深圳天天成长影视有限公司主办的“自然·成长”公益征文大赛圆满结束。该大赛自启动以来,收到了全国各地读者的踊跃投稿,并受到教育机构、媒体和企业等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更是引起广大群众对儿童成长环境的讨论和思考。
当前,我国正处于现代化进程中,高速发展的城镇化建设对自然生态环境已经造成非常严重的影响。自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概念后,在十九大报告中更是将“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十四条基本方略之一,强调“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如何处理经济发展与保持和延续自然生态的关系,这是社会发展要面对的问题,其中也必然包括儿童健康成长的课题。美国作家查理德·洛夫在《林间最后的小孩》中提到:“修复孩子们与自然界之间断裂的纽带,这符合人们自身的利益,它不仅是美学或者公正的需要,也是我们的心理、生理和精神健康的需要。”大自然是孩子成长路上的良师益友,但是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城镇化的发展,城市里的孩子正逐渐远离山川、森林、溪流和原野。为此,深圳天天成长影视有限公司联合深圳市关爱办共同发起以“自然·成长”为主题的公益征文活动,从“在自然中成长”这一视角出发,呼吁大家保护自然、关注孩子的健康成长,给孩子童年留一片可以自由释放天性的乐园。
从此次获奖文章中,评委们发现大自然给予孩子的乐趣和美好并没有褪色。比如获奖作者刘耀华和李琼香分别在《钓鱼》、《挖泥鳅》中将自己挖鱼饵、挖泥鳅的过程细腻地描绘出来,他们通过看、嗅、摸等方式与大自然亲密接触,建立了自身与外界联系的良好关系。而黄阔登在《鸟仙姑来过》中写道:“鸟仙姑是谁?传说她是管理山中所有鸟儿的仙鸟,长得像凤凰,也可化为人形,是位身披五彩羽衣的美仙子,称鸟仙姑”,其丰富优美的想象力让人欢喜。他们笔下的内容,让人不禁想起动画片《天天成长记》中小女孩天天初到农村时,在田野间各种兴奋的体验,以及与小动物玩耍的画面。孩子对大自然有着天然的亲近感,而大自然总是潜移默化地引导着孩子健康成长,它对儿童性格的塑造、智力的发展和想象力的培养都有着积极的作用。
然而,对于生活在城市的孩子,接触自然的机会并不多。动画片作为儿童接受信息和教育喜闻乐见的方式,其重要性正日益提升。环顾当前国内动画市场,国产动画方面,搞笑、热血、动作题材仍然是市场的主力,亲子动画数量少,不少情节夸张,缺少对现实生活内容的反映;进口动画方面,虽然有取材自童话故事的,也有以写实风格著称的经典动画,但是由于文化背景不同,进口动画并不能够满足国内儿童的成长教育需求。
为了顺应国产动画市场对优质娱乐内容的需求,以正向的体验式引导为目标,鼓励孩子走近自然,我国首部改编自纪实文学的亲子动画《天天成长记》应运而生。《天天成长记》以孩子的视角讲述了一个胆小而且敏感的小女孩天天,跟随父母从城市来到乡村,和一群小朋友一起经历生活挑战,一起勇敢冒险,一起快乐成长的故事。该剧凭借独特且精彩的故事以及对我国乡土田园风光的艺术展现,自2017年7月28日在各大主流视频网站上线以来,不仅受到了孩子和家长们的喜欢,还受到业内同行的肯定,并且被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评选为2017年度优秀国产电视动画片。
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自然·成长”不仅是这次征文大赛的主题,也是《天天成长记》系列动画的内核与主旨。为了丰富该动画的内容,根据《天天成长记》主创团队的介绍,征文大赛收到的投稿将会成为今后创作内容的重要素材来源之一,他们会深挖这些真实有趣的内容,把握当下儿童的喜好,通过塑造广大观众喜闻乐见的角色和故事,鼓励孩子们去体验真实世界的美感,去感受大自然对我们的召唤,提高孩子们对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兴趣。
《天天成长记》不仅让孩子和家长受益匪浅,同时淳朴的乡村童年故事也引起了广大成人观众的共鸣。许多观众在动画中找到了自身童年的影子,唤起对家乡、自然的回忆。《天天成长记》是一部真正源自于生活,却又不止于生活的写实原创作品。
深圳天天成长影视有限公司秉承着“坚持原创、打造精品”的精神,致力于为国内儿童创作一个有益于他们健康成长的优秀作品。这也正是对十九大提到的“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积极践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