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
从当年Z GUNDAM的批判来综观当今事态!(衍生)
|
作者:未知 文章来源:太平洋游戏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11-24 18:08:00 文章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胖子 |
|
高桥:不过在我看来,“Z钢弹”之所以那么偏离主题,主因还是富野由悠季自己。拿“一年战争”来说,因为是从零开始,所以具备某种程度的整合性和上升的曲线。 可是“Z钢弹”并非从零开始,而是由正十开始起跳。 浅野:你的意思是说,他是以过去的经验为基础? 高桥:因为在富野由悠季的个人想法里,只能有一个发展的方向。 浅野:也就是说,富野由悠季的脑海里已经事先构筑了一个世界观,当别人刚鸣枪起跑的时候,他的起跑线却设在比其他人领先一百公尺的前方。 高桥:正因为他领先别人太多了,以致于别人无法了解他要说什么,而且也欠缺整理,换句话说,他是用完全不同的另一条座标轴线在看钢弹。 如果光就富野由悠季个人的表现来评论“Z钢弹”.那么“Z钢弹”的水准是相当不错的。问题是其他一起工作的伙伴,没办法那么透彻的了解富野先生的思考方式,所以之间难免产生沟通困难。 因此使得“Z钢弹”最终的整体表现往下降了。 浅野:如果把富野先生这个因素加进来的话,钢弹函数就另当别论了。不过,正因为构思和成品之中有落差,才会产生这样的矛盾。 角木:其实,并不一定要系列电影才会产生函数,同一位导演的作品可以排列出函数。好比说,詹姆士?柯麦隆(注21)导演的“魔鬼终结者”、“异形第二集”和“无底洞”就很明显可以看出其中的成长。 高桥:这也正是我们会从事这项工作的原因,因为钢弹的制作者概念成长得太快,以致于观众的一方难以跟上脚步,所以必须另外下功夫弥补中间产生的落差。 角木:所以说,“前哨战”是一种衔接用的作品。 高桥:嗯,富野先生的确在“Z钢弹”中加入了不少政治与经济的因素,但观众一时间是无法看懂的。因此“前哨战”存在的价值在于用比较浅显的方式,说明钢弹世界中的政治与经济。 浅野:一个作品完成之后,读者和观众能理解多少,这是很重要的一个关键,有必要的话,甚至还得推出参考书籍来辅助了解。 而“前哨战”正好有点类似这样的功用,不过并非单纯只是参考书,而是另外带有创新的功能。 高桥:富野先生在制作“Z钢弹”时,其实也有推出参考用书,但是糟就糟在连参考用的书都难得令人无法了解,所以我们是更进一步加以解说,把整个环境解释得比较浅显一点。 浅野:等一下,你说富野先生写的参考书是指小说版吗? 高桥:有部分是指小说,不过也有部分是他接受卡漫杂志专访时的发言。 可是在“Z钢弹”的时候,富野本人的跃进实在太大,所以在观众的角度来看,完全无法理解。 浅野:是富野先生他的意识太过前卫了吗? 角木:还有观众的期待太高了。 浅野:那么我们现在就能整理出一个结论,“前哨战”的读者如果能完全了解“前哨战”表现的理念,那么就会明白“原来‘Z钢弹’和‘ZZ钢弹’也是在相同背景下发展出来的故事。”、“原来‘Z钢弹’讲的是这样的故事呀。”,高桥兄的这本小说其实就是具有帮助消化的功效。 高桥:嗯。 角木:在我看来,高桥兄今天的说法算是含蓄的,虽然不免对富野先生有些挞伐,但最终了解与不了解,责任还是在钢弹迷。可是我个人认为,负责制作的人才需要负最大的责任。好比说,刚才说的函数、以及剧中角色的精神分裂、SF设定的粗糙、这些都是制作者不可推卸的责任。 高桥:嗯,玩具公司其实也有部分责任。 浅野:你们的意思是说,“Z钢弹”的整合都太依赖富野由悠季?个人了,是吗?富野先生过度执着于这是他的作品,认定“我当然比你们(钢弹迷)更了解我自己的作品”,但实际上钢弹是否能受人欢迎,最终还是需要钢弹迷的理解,如果不能理解的话,钢弹再有魅力也没有用。 高桥:是的。而且现在一个很大的问题是,各个产业不断的在利用钢弹的剩余价值,却不明白必须先做好创作才能支撑这座铁塔,仅是一味的利用,钢弹终究有一天会被弄得支离破碎,土崩瓦解。 浅野:必须要用否定前作的方式,才能宣扬自我的主张吗? 角木:这样说就不对了,依我之见,高桥兄是希望为钢弹打一剂强心针。在高桥兄看来,钢弹毕竟还是正面价值多于负面,所以才会希望让它长远的继续走下去。 高桥:其实你们说的都对,我并不希望钢弹就此垮台。 角木:你是以创作者的角度还是钢弹迷的角度这么说的呢? 高桥:这……要说是完全自我的创作也不对,并不全然是创作者的角度。 角木:那么是以钢弹迷的角度?? 浅野:是以钢弹迷的角度,希望对钢弹做更清楚的划分吗? 高桥:或许是吧。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尾页
|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