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克斯出品”在影迷心目中便意味着“梦想与品质”的象征,自《玩具总动员》(Toy Story)起,皮克斯动画工作室(Pixar Animation Studios)几乎每一部动画电影都是票房好评双丰收,绝大部分都获得了奥斯卡提名,并有5部电影获得最佳动画长片奖。
在这一系列成功的背后,皮克斯首席创意总监约翰·拉赛特(John Lasseter)曾这样阐述皮克斯的创作环境:艺术挑战技术,技术启发艺术;而商业则支撑二者,二者又反过来促进皮克斯在商业上的成功。
皮克斯动画电影取得如此辉煌成就的背后,是技术、艺术和商业“三位一体”模式的成功。
“三位一体”之技术:虚拟世界的动力
皮克斯的技术能力来源于1970年兴起的高科技革命,电脑的小型化、家庭化为人们研究计算机技术带来了便捷,电脑绘图技术应运而生。
1974年,物理学家艾德·卡姆尔(Ed Catmull)在其电脑绘图博士论文中对“纹理贴图”的阐述,开启了二维世界通往三维世界的捷径。同年,艾德·卡姆尔在纽约理工大学领导团队开发出了计算机辅助动画系统,它让传统的手绘线条能被计算机识别。
1979年,艾德·卡姆尔成为卢卡斯影业的副主席(皮克斯前身即是卢卡斯影业的电脑动画部)。在其领导下,卢卡斯拥有了第一个渲染器——REYES(Renders Everything You Ever Saw)。而这个渲染器也成为后来皮克斯计算机图像渲染体系RenderMan的核心。
1984年,Wavefront公司开发了第一款三维动画软件系统;而在学术界,康奈尔大学提出了漫射光渲染方式理论和辐射着色理论——这些都相继被卡姆尔所用,转化为三维动画技术的重要依托。
1986年,因为乔布斯的介入,卢卡斯影业动画部门正式独立为皮克斯,开始了在动画技术领域更多的摸索。
在皮克斯的作品中,技术始终充当着开路先锋的角色。为了三维动画的渲染问题,皮克斯很早就在RenderMan标准下开发了Photorealistic RenderMan渲染系统。这种渲染器高超的渲染质量和快速的渲染能力被广泛应用于高端运动图像的生产制作过程中,以及当今动画电影和影视特效等高端领域。
此外,皮克斯还开发了两个在三维动画领域十分先进的系统——牵线木偶系统(Marionette)、表演指导者系统(Ring master)。这两个系统适用于制作人物动画,在《玩具总动员》(Toy Story)系列中使用颇多,尤其是用来制作动物毛发,可以控制毛发生长的方向、密度和长度,大大节约了渲染时间。
而在《玩具总动员2》(Toy Story 2,1999)中,仅仅是胡迪被放在布满灰尘的书架上的一个场景,特效组为了制造出“随着胡迪移动,灰尘也发生移动并消失”的效果,决定使用动态共享对象(DSO)技术将虚拟的灰尘撒到了书架表面,而后对系统进行设定,使得灰尘不会出现在胡迪移动经过的地方。
皮克斯在技术上的不断创新,源自于对艺术效果的不懈追求。在《赛车总动员》(Cars,2006)里,为还原夜景中大货车的灯光效果,摄制人员和技术研发组找来了真的汽车前灯,将之拆解后测量数据,获得了光线散折射后的颜色、角度,发现最接近真实夜间行车光线的是绿色光而非黄色光。从而营造出了惟妙惟肖的场景。
“三位一体”之艺术:虚拟世界的理念
在制作动画电影时,皮克斯有一项重要的标准是完成“有瑕疵的镜头“。那么,作为一个电脑动画的领军企业应该是追求完美的,为何皮克斯会反其道而行之?
《机器人总动员》(WALL·E,2008)导演安德鲁·斯坦顿(Andrew Stanton)曾说,他愿意相信有那么一个世界,所有的故事都在那个世界持续发生着,电影只是帮我们打开了一个观看的窗口。所谓的“那个世界”便是皮克斯通过技术将生活进行艺术化处理之后,由光影声效组成的“平行世界”。在这个“平行世界”中,往往夹带着模糊的真实感,但未必以真实世界为绝对的参考标准。
以《机器人总动员》为例,由于这部影片主角几乎没有太多对白,影片的其它部分必须完美配合才能让观众信服并继续沉浸其中。因而在场景设计时灯光的运用便凸显出了“瑕疵”理念。现代电影的灯光布置看起来都相对锐利、画面清晰,而在该片中,除了必要的主光源外,大部分都是漫射光。这种用光所营造出的朦胧感,虽然并不会清晰显示所有的细节——也就是存有“瑕疵”,但却使得观众感觉画面真实可信。
这一系列观影感受的得来,并不是建立在模型有多么精美的技术问题上,而是皮克斯善于在技术上做减法。事实上,人们认识事物时并不会全面细致的存储记忆一个事物的所有细节,而是会抽出其中的主要特点并加以归类。因此皮克斯并不是在镜像还原“第一世界”,而是不断追求动画“第二世界”和真实生活“第一世界”之间“似而不似“的关键平衡,用这些看似瑕疵的处理,让影片和观众产生充分的信任和互动。
而述及商业,皮克斯动画艺术的另一大特点便是“商业美学”。
皮克斯动画影片中常见大范围的自我引用,完全不避忌地援引之前出品的影片,如此这般将皮克斯的经典延展为了系列传奇。《赛车总动员》中有一个很具代表性的引用:主人公的汽车车胎牌子是“Lightyear”,玩的即是文字游戏。本应是“Goodyear”,但如此一改便让人想起《玩具总动员》中的宇航员巴斯光年(Buzz Lightyear)。
而在电影片尾,主人公们在汽车影院里观看皮克斯的电影《虫虫危机》、《玩具总动员》等。但这些被引用的电影又是配合《赛车总动员》重新拍摄的,出场的全是汽车英雄们的坐骑。例如由一辆独眼车来扮演《怪兽电力公司》(Monsters, Inc.,2001)里的人物等。
诸如此类引用,一则达到了逗乐和隐喻的效果——此为美学考量;二则满足了延续再现皮克斯传奇的功用——此为商业考量。
动画电影这一艺术形式的横向外延性远远强于纵向延伸性。也就是说,动画电影本身的价值会因为档期过去而锐减,但动画电影的横向外延性会随着影片的播出开始显现。
横向外延性包含了动画周边产品的售卖情况和观众对影片元素的参与性讨论等等,它源自于一种映后效应,即观众在观影后意识一时间无法完全回到“第一世界”,因而需要保留一些东西来延续“第二世界”带给他们的情绪。
皮克斯的独到之处,是将这一因美学而产生的价值,做到了与商业的有机结合。简言之,就是皮克斯按照市场的需求找到了创作“平行世界”的规律。
“三位一体”之商业:虚拟世界的支撑
皮克斯与其它动画公司一样都是自负盈亏的企业,其行为目的都是为了赚取可观利润。但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同时,皮克斯却在三维动画领域收获了其它动画公司所没有的荣誉。究其原因,答案是皮克斯不仅仅拥有出色的艺术创作群体和领先的动画技术产品,同时还是一个出色的企业经营团队。
目前国内流行的影视制作方式是摄制组成员都是为了某一部作品被临时召集,完成任务后摄制组人员便各奔东西。这种模式的缺点在于:在新组建的团队中,成员互不相识、工作风格各异,沟通磨合需要时间。最重要的是,根据建组人员情况决定决策权的掌控者,其他成员的创造性难以自由发挥。
不同于此,皮克斯拥有500名固定员工,每部电影的创作团队基本上就是上一部电影的原班人马,成员之间有着长期的工作默契。同时皮克斯有着严格的动画电影标准化制作流程,具体可以分为以下14个步骤:
01 提出故事构想(A story Idea is Pitched)
“故事为王”是皮克斯始终秉持的创作精神。首先,皮克斯的故事组人员会以类似推销商品的办法向开发组的其他成员展示自己的构想,用视觉图、道具、场景重现等方式阐释这是一部什么样的电影。这一阶段最大的挑战在于,如何让观众认可并认为其具备可行性。
02 撰写文本综述(The Text Treatment is Written)
文本综述是以简短的文本来概述故事的主旨。在同一个故事构想的基础上,会延伸出若干份文本综述,以便找到构想和可能性之间最佳的平衡点,进而在后续的开发和故事板工作中继续完善。
以《海底总动员》为例,在剧本定稿投入制作之前,安德鲁·斯坦顿(Adrew Stanton)为增加更多的幽默亮点和情节元素,几乎从文本综述开始逐步重写了整个剧本。
03 绘制故事板(Storyboards are Drawn)
故事板(storyboard)类似于电影的手绘连环画,是动作与对白的参考蓝图。故事板艺术家会收到脚本和故事大纲,如需要通过动作来传达的角色情感走势列表。以此为依据,故事板艺术家绘制出针对不同片段的故事板,并提交给导演。
04 录制角色配音(Voice Talent Begins Recording)
首先,皮克斯的艺术家们会录制临时的“声音草图”("scratch" voices),用于后续的故事板影片工作。在故事和对话完善之后,专业的配音演员便根据剧本开始为角色录制配音,其中也会有即兴发挥的成分。配音演员会为同一段落录制几种不同版本的配音,从中选出效果最好的一条用来进行动画制作中。有时皮克斯艺术家们前期录制的临时“声音草图”就已相当逼真,无需另找专业的配音演员。像是皮克斯的故事监制乔·拉恩夫特(Joe Ranft)就曾为《超人特攻队》、《海底总动员》、《怪兽电力公司》与《玩具总动员》等家喻户晓的动画电影献声。
05 制作动态分镜(Editorial Begins Making Reels)
动态分镜是将静态故事板剪辑成片。它将故事板连贯呈现,且不再需要人亲自解说。故事构想提案通过的原因不排除是因为提案者本人具备很强的讲故事的能力,因而动态分镜是验证分镜设计可行的必要步骤,同时也对镜头时间进行初审。剪辑师们会据此修正分镜中每个镜头的长度和其它元素。
06 设计原画(The Art Department Creates the Look and Feel)
在文本综述、故事板和头脑风暴创作的基础上,艺术组着手绘制影片环境和设定角色,包括设计场景、道具、视觉效果和色彩,并以彩色脚本来强调场景中的光线布局,供灯光组布光参考。
07 制作模型(Models are Sculpted and Articulated)
根据艺术组提供的模型包(即一系列包含详细信息的图画),手工雕刻角色、场景和道具的实体模型,再进行3D扫描;或直接在电脑中建立3D模型。3D模型上添加有阿尔瓦控制器(avars),即数字控制点。动画师通过这样的控制点来设定和衔接角色的动线。为保证角色的表情和动作符合要求,动画指导会亲自模拟仿真,充当模型师和角色绑定师之间的沟通桥梁,指导技术导演改进控制点的设置,加强角色的整体表现。例如《玩具总动员》中的胡迪仅面部就有100个控制点。
08 布置场景(The Sets are Dressed)
3D场景创建完成后,还需安置道具,像是岩石、船等,从而创造一个具有真实感的世界。置景师会充分了解导演意图,确保场景布置效果符合导演的构想。
09 制作构图设计稿(The Shots are Laid out)
摄影构图组(Layout crew)将角色安排在设定好的场景中,用虚拟摄像机设定镜头画面,捕捉情绪氛围和故事重点,从而将故事转化为3D场景。通常同一个镜头会做出好几个不同版本的构图设计稿(layout),由剪辑组从中选择最具感染力的版本。剪辑完成后,最终版便会交由动画部门。
10 逐镜制作动画(The Shot is Animated)
由于角色、模型、场景、对话、音效都已经设定完成,皮克斯的动画师们无需进行任何传统的绘图工作。他们更像是像演员或傀儡师,借助皮克斯的动画软件,直接在虚拟的场景里摆出角色的肢体动作和面部表情。他们在电脑里利用控制点和角色设置中的骨骼、关节来控制不同时间的关键帧,电脑就可以自动生成中间的过渡帧,当然,动画师的调节仍然是不可或缺的。
11 场景和角色着色(Sets and acters are Shaded)
着色是通过着色器(Shader)完成的。着色器是用以实现图像渲染的软件程序,能作出复杂的色彩变化。在3D世界中,对象的材质和形体是分离的,形体由模型决定,而表面色彩和纹理则是由着色来实现;它的效果是多样化的,比如让一种颜色随着光线和视角的不同而变化,制造出水中倒影的效果。
《海底总动员》中有一大段的电影背景是珊瑚礁,皮克斯很好地完成了为珊瑚礁着色的工作,通过对同一种材质球着以不同的纹理和色彩,使其在不同场景中有着20多种完全不同的灵活变化。同一材质球还被应用到珊瑚礁之外的场景中,例如:岩石和奈吉尔的喉咙以及鹈鹕。
12 完成灯光效果(Lighting Completes the Looks)
使用“数字灯光”完成虚拟动画场景中灯光布置与真实世界的舞台布光几乎无异。利用主光源、补光、反射光和环境光来强化红毯各个场景的情绪和氛围。灯光设定的灵感来源为先前艺术组绘制的彩色脚本。
13 渲染计算机数据(The Computer Data is Created)
渲染是将文件中的所有信息都编辑转化成电影镜头中的帧,包括场景、颜色、角色动作等。皮克斯的渲染农场(Renderfarm)是一个庞大的超级计算机系统,用于编译、传输和计算海量的数据。每一帧图像相当于电影中的1/24秒,却要花费大约6小时进行渲染,而有些复杂的图像甚至每帧需要渲染9个小时。
14 最后的润饰(Final Touches are Added)
后期剪辑检视动画成品并加入配乐和音效;特效组负责为画面添加各种效果;转片组(Photo-science Department)负责把数字图片转制成可供影院及其他数字播映系统播放的成片格式。
通过严谨的14步流程,避免了个体决策的弊端,使得各个部门各个成员能够在流程的指导下更为自由、充分地发挥。
皮克斯奠定了动画电影工业化的里程碑。在技术上,皮克斯秉持技术启发艺术、艺术挑战技术的理念;在艺术上,皮克斯追求创造“瑕疵的真实感”、坚持“商业”与“美学”的统一;在商业上,皮克斯注重严谨的项目执行流程,以及以人为本的长期合作效应。
皮克斯现象符合动画创作的规律,它是时代背景和社会背景下的产物,是难以复制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无法借鉴。
纵观国内动画电影市场发展现状,动画制作公司的生存能力和盈利状况不佳的情况仍普遍存在,动画产业也仍处在幼稚期向发展期转变的过渡阶段。其主要原因在于缺乏以观众需求为导向、以艺术价值为核心、以商业利润为目标的工业化模式,技术、艺术和商业三者仍是难以协调。
以皮克斯为鉴,国产动画的长期发展需要“三位一体”体系,尊重观众的感官需求,将技术和艺术做到极致,注重动画的商业娱乐特性。在这样的体系中成长起来的动画企业势必会逐渐形成完备的动画生产链模式。若有多家具备动画生产链建设和渠道建设能力的动画企业涌现,相信可以带来中国动画产业的良性循环。
说明:
原作引自刘丰《皮克斯的三位一体之于中国动画的启示》(浙江理工大学,2010),凡影周刊进行了整理改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