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贯通日本 >> 动漫 >> 焦点资讯 >> 正文

屏幕中涌出的真实,漫谈那些影响现实世界的日本动画设定

作者:来源  来源:漫域网责编   更新:2016-1-13 11:59:49  点击:  切换到繁體中文

 

日本是全球动漫第一大国。动画作为日本文化中最为重要的成分之一,从始至今,现已成为日本向世界展示其标新立异的创意与脑洞大开的构想的华丽展台,其中不乏前无古人的优秀作品,而优秀的作品往往其中都蕴含着极具特色的“设定”,虽然有些设定可能看上去很牛哔但实际上只是虚张声势,但不排除其中一些“设定”甚至对现实世界人们的生活与思考也产生了无可估量的影响,这种影响不止于言谈举止,而是如白纸浸色一般从心灵深处对一个人的改变,今天小编就和大家聊聊几部“设定”足以影响现实世界的日本动画。(排名不分先后)


1、《新世纪福音战士Evangelion》(以下简称EVA)



20世纪90年代,日本高速增长的经济泡沫轰然崩塌,市场崩坏,国内资源枯竭,失业率攀升,经济呈现一片萧条,导致人和人之间产生难以逾越的隔阂,再加上法国籍犹太裔预言家诺查丹马斯在《诸世纪》一书中所描写的1999年7月1日的世界末日景象,如同雪上加霜,一时间日本国内人心惶惶,每个人的心头仿佛被扎上了死结。


《EVA》正是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应运而生,男主角碇真嗣正是那个年代惴惴不安的日本人的代表,他孤独,他消极,他绝望,他彷徨,他污浊却畏惧,他贪欲却焦虑,始终在逃避与人交往,从心理学上讲几可归类为抑郁症的典范。


庵野秀明在这部作品的设定中渗透了诸多基督教、犹太教等西方宗教元素,如三位一体,十字架,使徒,卡巴拉生命之树等,TV版25话与26话还史无前例的运用了意识流画面(一说是因为经费紧张)以及画外独白的形式对主角的心理活动进行了尤为生动的刻画,可谓化繁为简,用动画的方式告诉当时的人们应该怎样去面对生活,以及人从哪来又将去向何方,人和人应该如何进行交流等,给当时处在那样的社会环境中的人们一个无论从内容上还是形式上特别靠谱的精神寄托。正因如此,《EVA》放映后如同在日本社会投下一枚核弹,如同落地爆炸的冲击波般迅速席卷日本,“你是傻瓜吗?”,“暴走”等桥段与词汇眨眼间成为日本国民级热词,并在日本国内掀起了研习基督教的潮流,时至今日,从那个年代过来的EVAfans们好多也因此成为了基督教信徒。


随着人类补完计划被成功执行,世界灭亡,剧情走向终章,人们在观看过程中不断将自己的性格与主角的性格比对,通过深刻的自我检讨认识到若想避免世界被颠覆,唯有敞开心扉去面对地球,面对国家,面对社会,甚至面对身边的每一个人。


《EVA》迎合社会现实,在设定中渗透西方宗教思想所获得的成功像一枚强心剂,带动了日本动漫产业的发展,为日后很多动漫在设定方面树立了典范,并巩固了动漫产业在日本的第二经济支柱的地位。而《EVA》本身也因此成为了近30年来最具话题性的动画作品,在很多二次元粉丝心中成为了无可取代的神作。


2、《哆啦A梦》又名《机器猫》



1969年“日本战后经济奇迹”年代的某个漫画截稿日,日本着名漫画大师藤子·F·不二雄家里的宁静被一只喵星人打破,虽然已经是截稿日,但童心未泯的藤子大师依然放下了手中的工作,抱起误闯进来的喵星人摇来摇去,还替这位如宿命般的喵星人挠虱子,不挠不要紧,这一挠就是几小时,等藤子大师如梦方醒的时候,发现手里的画稿已经来不及截稿,于是藤子大师开始焦虑,在屋子里快速的来回踱步思索办法,只听“啪”的一声,好像有什么东西被踢倒了,藤子大师回过神来发现原来是自己女儿的不倒翁玩具,这时大师感觉头脑忽然灵光了,于是赶紧伏案创作,当藤子大师把猫和不倒翁合在一起,我们熟悉的超级可靠却害怕耗子,特够意思却有点傲娇的蓝胖子——哆啦A梦便诞生了。


在那个科技不算发达的20世纪六七十年代,藤子大师为哆啦A梦设定的能拿出各种流弊好用的未来工具百宝袋成为了每个学生所向往的极品道具,而对于从百宝袋拿出的每一件道具的功能设定,藤子大师也是煞费苦心,创造了在那个年代很多人心之所向但终归天马行空的物件,比如竹蜻蜓,任意门,隐身斗篷,诚实丸子,折纸房屋,熟睡枕头等。说到这可能大家也发现了,藤子大师在彼时彼刻的幻想设定如今许多都成为了现实,就像我们刚才提到的隐身斗篷,浙江大学毕业生刘若鹏和美国科学家共同研制出一种可以扭曲微波的隐身斗篷。这种斗篷的运作秘诀就在于它能令微波的路径变弯。它的设计如果完美,那么穿着的人或它覆盖的建筑物和工业用地都会隐身,造成上视觉上的看不见。再例如折纸房屋,荷兰已经推出了一种可折叠的小房子,10分钟可安装完毕,还带卫生间,据说是为了方便那些喜欢户外活动,但是又不喜欢帐篷的人群。可以随时移动的房子,去哪里都挺方便。说到这我们不由得为藤子大师在《哆啦A梦》这部作品中那些富有前瞻性与构想性的设定啧啧称奇。


可以看到的是,藤子大师为在一个科技不算发达的年代为大家打开了幻想的城堡,随着那一代人成为当今社会的领航舵手,全球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相信会有更多曾存在于幻想中的道具会成为现实,真正的来到我们生活中,没准哪一天当我们打开抽屉,一个可爱的蓝胖子就会从里面钻出来。


3、《命运石之门》网友戏称《石头门》



2011年4月番中有这样一部作品,它的前11话充斥着日常情节,夏日蝉鸣与昏暗的环境光让整部片子看起来毫无亮点,甚至令人昏昏欲睡,搞不懂这两个穿白大褂的家伙和一个戴帽子的胖子外加一个只会“嘟嘟噜”的呆萌蠢二傻的妹子凑在一起究竟是要做什么,从观众角度来说,长达一个季度的冗长杂叙让人不禁怀疑这部作品的诚意,三集定律也使很多人因此弃番。


然而他们就是这样在不经意间错过了这部前段时间被日本动画网站Anikore排出的神作TOP10冠军作品,第12话用一话的时间将之前11集煞费苦心铺垫的线索全部串联,许多人在观看过程中不禁发出“卧槽!”,“燃爆了”,“这坑填的好赞!”的感叹,接下来冈部伦太郎反复重置世界线试图超越变动率0.1的屏障来拯救真由里,这一过程中冈部伦太郎渐渐从一个标准的中二病患转变为真正具有科学家素养的怪人,整部番的情节也因为最终目标的变更从而步入了高速公路。一句“我重置了无数次世界线,真由里在我的眼前死了无数次”让人在体会这部番剧有趣设定的同时又不禁为冈部伦太郎的经历感到悲哀。同时,那句“啊咧,真由里的怀表停掉了,真奇怪,明明刚上过发条的……”相信也在观众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阴影。这部番也被誉为动画史上最为慢热的作品代表之一。


整部故事基于伪科学设定,即手机与冈部伦太郎实验室的微波炉绑定后,通过另一部手机向绑定的手机发送讯息,以调整微波加热时间的方式来控制讯息发送到过去的另一条世界线的时间点,利用实验室楼下布朗先生的电视机作为放大器进行运作。并在作品中提到了世界线变动率这一概念且进行了看似有理有据令人信服的诠释,这些设定在番剧放送后引起了许多观众在网络的大面积讨论。


在时间步入2016年的今天,世界上诸多科学大咖依然乐此不疲的进行穿越时间的研究并取得一定的理论成果如虫洞理论,时空扭曲等。同样作为人,作为普通观众的我们,在观看《命运石之门》这部番之后也会陷入沉思或者浮想联翩,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生命本不完美,遗憾常在,命运如刀,倘若我们能够回到过去,如果,如果还有如果,一些事情是否本来可以换个结果,如果彼时我们做了另一种选择,我们当下的人生是否也会是另一种景象?


醒醒吧,或许当你醒来的时候,你正趴在小学的课桌上流着口水,仿佛做了好长好长的一个梦……阳光斜斜的照进教室,暖暖的……(小编此刻已睡着zZ)


4、《灌篮高手》



“你喜欢篮球吗?”


《灌篮高手》作为日本三大体育漫画之一,同时也是《周刊少年JUMP》全白金时代三大台柱漫画之一,上世纪90年代发行单行本并于1993年TV化,在朝日电视台首播并取得了不俗的收视率,同年被国内引进,成为在中国影响最深远的动画作品之一。


井上雄彦老师的设定中,樱木花道并非像其他动画中的主角那样天生异能,成绩优秀,资质过人,反而是以一个被50个女生甩过,不学无术喜好打架的混混形象示人,用现在教师通用评语来说,樱木完全就是个问题学生。曾经一度因为第50个女生的一句“我喜欢的是篮球队的小田~”而对篮球运动深恶痛绝,后因机缘巧合下被同校美女妹纸赤木晴子的一句“你喜欢篮球吗?”唤起其对生活与爱情的憧憬,也正因为樱木对晴子的爱慕,樱木才选择了加入校篮球队,从一个篮球智商低下、每天苦练基本功的篮球菜鸟逐渐成长为球队不可或缺的队员之一。


《灌篮高手》通过这样的设定,让观影的青少年随着樱木成长的脚步一起了解篮球的魅力,并潜移默化的传达着这样一种正能量:即便是一个不良学生,只要找到自己钟爱的事业,一样也会收获成功的喜悦。可以说《灌篮高手》在那个国内从未播放过类似题材的年代创造了奇迹,甚至有些大人也没搞明白,为什么曾经原本无人问津的篮球场突然来了这么多人,一时间熙熙攘攘,人头攒动,在《灌篮高手》的放送范围内,篮球甚至成为全民性的活动。从那至今,这股《灌篮高手》带来的篮球热始终未减,虽不排除近几年如《黑子的篮球》这样的同类作品争夺眼球,但《灌篮高手》代表的是一个时代的开始,是篮球运动风靡全国的重要催化剂,有相当一部分80后因为《灌篮高手》而爱上篮球这项运动,并从中间接了解到NBA,球星,球技的内容,换句话说《灌篮高手》是80后的篮球启蒙也不为过。


5、《攻壳机动队》



“巴特,只要你联网,我就在你身边。”


作为日本动画史上的里程碑,鬼才押井守的代表作之一,Production I.G.公司出品的科幻动画电影《攻壳机动队》于1995年在日本上映。


该片设定在公元2029年全球联网的时代。人类的各种组织器官均可被义体化,因此社会出现了多种改造人,其中不乏有仅改造部分身体结构的人,只保全大脑而全身义体化的人,更有甚者将自己完全机械化。在那个时代几乎所有人类都接受了程度大小不一的改造,几乎每个人的身体都存在可以同网络连接的端口,身体对于他们来说仅仅起到一个电脑终端的作用,换句话讲,是一个容纳人类灵魂的容器。《攻壳机动队》的故事也紧密结合着这样的设定展开,从1995年至今推出了3部漫画,9部剧场版动画,3部TV动画,3部OVA,7部小说,3部游戏作品,不得不说《攻壳机动队》这部作品带给大众的那种世纪末的绝望的未来感很容易致郁,而且每一品类的作品到末尾的时候都会给人带来这样一些思考:AI究竟是不是人,人和AI发展到最终的区别在哪里,人最终会去向何方,生命与机械的定义究竟是什么?


在21世纪科技日新月异发展的今天,我们仍然被人工智能的难题困扰着,矛盾着,就像1969年日本机器人专家森昌弘提出的恐怖谷理论,即当机器人与人类相像超过95%的时候。由于机器人与人类在外表﹑动作上都相当相似,所以人类亦会对机器人产生正面的情感;直至到了一个特定程度,他们的反应便会突然变得极之反感。我们创造AI,利用AI,却不敢解放AI,或许这就是人之为人的担忧,可能未来这些冲突终将被解决,但至少现在科学家仍在思考着《攻壳机动队》中所隐含的这些问题。



 

动漫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 上一个动漫:

  • 下一个动漫: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欧美动漫迷吐槽日本动漫 看《火

    日本漫展COS集锦 寒风中的小姐

    日本漫展COS集锦 寒风中的小姐

    日本动漫排行榜前十名盘点 海贼

    【追番必看】2017一月动画分类

    说怪日语的美少女,日本漫画里

    广告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