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有一定资历的动漫观众而言,“卡通”这个词一点都不陌生,因为最早的动画片就是叫做卡通片的。随着新译名“动画片”的流行,“卡通”这个词开始淡出我们的视野,但她从未退出舞台。因为动漫周边的发行,使得卡通图案、卡通公仔这类词语的兴起,延续了“卡通”这个词的生命。而“卡通渲染”游戏的异军突起,更是给了她新生。
那么,究竟什么是“卡通”呢?
欧美的创举
“卡通”一词,最早源于意大利语,是“厚纸”、“纸板”的意思。由于古代的欧洲画家在创作壁画、彩色玻璃画、刺绣地毯等大型作品时,为防出错难以修改,会先以一比一的比例,将草图画在一大张厚纸板上,所以后来将这类纸板草图,称之为卡通。
1843年,《愚言妙语》杂志发表了庄列迟(John Leech)的一幅画《卡通》,讥讽当时因火灾被毁的西敏宫(英国议会大厦)在新近复建不久就忙于展示歌功颂德的壁画卡通(纸板草图)。从此,“卡通”变为“讽刺画”的代名词。
庄列迟(1817-1864)和他的《卡通》
但这只是“卡通”这个词的起源,而并非卡通这种画风的起源。而谈及现代卡通风格,就不得不提18世纪的英国画家,被誉为“讽刺画之父”的威廉·贺加斯。
威廉·贺加斯(1697-1764)《自画像》(1745年)
威廉·贺加斯在漫画界最负盛名的作品,是1726年创作的叙事画《放荡一代记》。这份作品由8张帆布所组成,每张分述一段情节(图画下面有文字叙述),全部拼到一起后就成为一个完整的故事。后来,在报纸杂志兴起后,这种叙事画逐渐演变成了现代的连环漫画。
①继承遗产,抛弃怀孕的女友;②各种教师、保镖和仆人,众星捧月
③妓寨的狂欢;④躲债,昔日被抛弃女友来相助
⑤为钱另结新欢,再次抛弃带着孩子的昔日女友;⑥赌到倾家荡产
⑦锒铛入狱,昔日女友伤心欲绝;⑧在疯人院度过残生。
注:图片题注是编者写的梗概,不是原文。
之后,叙事画、称作“卡通”的讽刺画,又或者两者都兼备的作品开始流行,画风亦逐渐分化为写实和简笔夸张两大类。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被誉为“现代漫画之父”的瑞士人罗多夫·提科(1799-1846)。由于父亲是位画家,所以罗多夫·提科自小就受到熏陶,并受到浪漫主义画派的影响。在留学巴黎并返回瑞士日内瓦后,1823年,罗多夫·提科开了一所寄宿学校,秉承浪漫主义取材于生活,同时发挥创作精神的主张,他为孩子们画了一系列叙事画。这些在1827年创作完成的画,后来集结成册,命名为《薯头薯脑》,于1837年在日内瓦出版。
罗多夫·提科创作于1827年的《薯头薯脑》
①薯头先生上吊,但没有意识到绳太长,于是一直站着在等死。
②突然,他听见心上人的声音,于是冲出去,但是忘记了绳子,差点勒死。
③结果一用力,扯下了横梁,于是拖着横梁在路上横冲直撞找心上人。
注:图片题注是编者概译,不是原文。
这本叙事画册讲的是一个爱情故事,整本画册有着完整的情节,每页则由一到四幅画组成。如下图,无论是简约的画风、每页由若干分格组成的风格,或是图文结合的形式,都可以看出罗多夫·提科的作品有明显的现代四格漫画痕迹(当然,还没有对话泡等元素),真的是称之为分格漫画也不为过。1993年,美国出版的《走进漫画:无形的艺术》,将此书誉为史上第一本漫画书。
罗多夫·提科创作于1830年的《新欢旧爱》手稿
1842年,也就是《薯头薯脑》在日内瓦出版五年后,该书被盗版到美国出版。美国人迅速接受了这一新生事物,并开始创作自己的叙事画。
由于当时的叙事画一般都带有幽默的元素,因此美国人将之称为“comic strips”,“comic”源自拉丁语“comicus”,表示与“cōmoedia(comedy,喜剧)相关”,直译过来就是“多幅幽默的条状图画”(尽管个中有些并无幽默元素)。后来,又由此派生出“comics”(这种类型的画)和“comic book”(全部都是这种画的书)。1891年,日本人将“comics”译为“漫画”——“comic book”即“漫画书”(包括漫画杂志),“comic strips”即“连环漫画”(故事漫画,尤指报纸杂志连载的那种)。
至此,“卡通”和“漫画”都可以用于指代单幅的讽刺画(常带有幽默元素)外,或指多格多幅的叙事画(不论有没有幽默元素),但“卡通”一般指前者,而“漫画”则一般指后者。
1894年,华特·麦杜戈和芬德逊在约瑟夫·普列扎的《纽约世界》日报发表了首部彩色连环漫画《一只好心遭雷劈的狗》。从此,漫画开始进入彩色创作阶段。
约瑟夫·普列扎(左),《黄衣崽子》(中),理查德·费尔顿·奥特考特(右)
1895年,《纽约世界》日报为理查德·费尔顿·奥特考特开设了一份名为《贺根巷》的彩色增刊,讲的是贫民窟的故事。《贺根巷》的角色米奇·杜根,就是后来引发美国新闻界舆论战,黄色新闻起源的《黄衣崽子》主角(注 :原文标题kid带有贬义,所以不译成“孩子”)。从此,报纸和杂志所连载的连环漫画及在连载后整辑出版的漫画书,使绘画这一艺术正式作为日常的娱乐消遣走入千家万户。由于连环漫画与小说一样具备故事性,所以美国人又将漫画称为“图画小说”(视觉文学)。
1929年,比利时《二十世纪周报》的青少年增刊《小小二十世纪》连载了埃尔热的《丁丁历险记》。这一时期的漫画开始成型,现代漫画中的分格、对话泡等元素都已开始使用。同年,美国《国王特刊》日报连载了埃治·斯格的《大力水手》。同时,小佐治的笛路出版社发行了一本名为《滑稽》的漫画周刊。美国漫画家于这一时期的画风,已与现代的画风日渐契合。
1930年美国漫画,可以看到明显的现代迪士尼动画片风格。
解剖学的研究,使得写实派的欧美画家对人体结构有了深刻的理解,画起人物得心应手。到了20世纪初,以《四大自由》蜚声国际的美国画家诺曼·洛克威尔又另辟蹊径进行锦上添花——用摄影辅助绘画。他的作品主要分为生活情趣、似水流年、历史印记、节日庆典、众生百态及社会缩影这六大类。其中,又以社会缩影影响最大,流传最广。他的作品主题明朗,形象生动,情节有趣,容易令读者留下深刻印象,甚至会心一笑。他儿子对他的评价是,“一个有灵魂的画家父亲”。
诺曼·洛克威尔(1894-1978)(左),和作于1948年的《八卦》(右)
《男孩的一天》(左),《女孩的一天》(右),诺曼·洛克威尔作于1952年
最早的动画源自于翻页动画,或是一面画笼一面画鸟,然后快速抽线使其转动从而使鸟困入笼中的小戏法。
时间回到1877年,法国人查尔斯-艾米路·雷诺发明了光影镜,并于1892公映了世界上第一部动画片。光影镜是一部类似于走马灯的设备,受限于转盘大小,可以播放的内容非常有限。
查尔斯-艾米路•雷诺(左),光影镜(右)
1914年,现代动画片之父珍那斯·麦奇将动画片带到了美国,这一年,他所创作的《恐龙嘉蒂》是世界上第一部使用赛璐珞片创作的动画片,也是世界上第一部有角色的动画片(关于赛璐珞详参下文)。但这时的动画片还是默剧,没有声音。直到12年后,美国的墨砚工作室才推出全世界第一部有声动画片《我的老家肯德基》。此时,迪士尼终于意识到动画片这块大蛋糕,于是在1928年,也在动画界打出了自己的招牌,米老鼠。1932年的《花与木》,1934年的《三只小猪》,1937年的《白雪公主与七个小矮人》标志着彩色动画片的兴起,标志着动画片工业化,并一举奠定了迪士尼在动画界的大哥地位。
珍那斯·麦奇(左),肯德基(中),华特·迪士尼(右)
八十年代后期,继在获得了纸板草图、讽刺画、连环漫画之后,卡通一词又有了第四个含义——动画。
至此,美国的现代卡通风格基本奠定,并形成了动画片产业链。而远在大洋彼岸的岛国日本,则对这种新兴的娱乐方式进行了另一番演绎。
日本的骄傲
用“漫画”这个词去表达绘画,最早见于日本浮世绘画师“山东京传”在宽政十年(1798年)发行的绘本《四时交加》的序文。文化十一年(1814年),浮世绘画师葛饰北斋亦称自己的画集为《北斋漫画》。但这些画,并不是指现代意义的漫画,而是指漫笔画、戏画。
葛饰北斋影响深远的《神奈川冲浪里图》
受前人影响,明治二十四年(1891年)4月27日,画家今泉一瓢在《时事新报》将西方的“caricature”和“cartoon”译为“漫画”。随后,后来被称为“日本近代漫画鼻祖”的画家北泽乐天又将“comic”译为“漫画”,并与冈本一平及手塚治虫二人,一起将漫画发扬光大及使“漫画”这个词得到广泛认同。
漫画,并不是日本原有的词汇,而是和制汉语。过去的日本,崇尚汉字,习惯提炼汉语古籍中的既有字词语句赋予新意,去表示新生事物,这就是和制汉语。“漫画”就是这样的词。
关于这个词的来源,一种说法是由古语“漫笔”引申出“漫笔画”,继而引申为“漫画”而来。而另一种说法则指出,该词来自“漫画鸟”(这里的画是动词)。
今泉一瓢作品
漫画鸟,已知最早见于宋朝晁说之的《嵩山文集》。两段原文如下,括号中内容为编者注:
①黄河多淘河之属(淘河:鹈鹕)。有曰“漫画”者常以觜画水求鱼;有曰“信天缘”者常开口待鱼。感之,赋三诗。(日本人认为是琵鹭。琵鹭捕食的习性就是用嘴在水中来回划动搅动,而非依靠眼睛直接捕食。)
②漫画复漫画,河尾沙软。
喙一尺,天生刚喙,不解颓倦。
鱼薄浅,幸有得。
谋拙力百费,何处有金翅?
饥肠倚暮烟,惭愧信天缘。
后来宋朝的洪迈,也在其著作《容斋随笔·瀛莫间二禽》中提及:
其一类鹜,奔走水上不闲。腐草泥沙,唼唼然必尽索乃已,无一息少休。名曰“漫画”。
1902年,北泽乐天在引进漫画后,开始创作一种由4幅画所组成,呈田字形的日式漫画,他称之为“四格漫画”,并依照汉人绝句起句、承句、转句和结句的章法,将四格漫画的四格依次称为起、承、转、结。后来田字形的四格变成纵向排列并延用至今。
也有“6格”的表现方法:从左到右,从上到下
除四格的起承转结外,日本漫画还沿袭古风,遵循由上到下,由右到左的阅读和书写顺序。由于汉字和日本的假名都可以横写和竖写,这一特性,使得日本漫画的文本安排相对于欧美更为灵活,对话泡更能适应纵向的纸张,文字和画面的比例更加合理。
如果说“日本漫画之父”北泽乐天这个名字还有些陌生,那么说“漫画之神”手冢治虫受他影响,就可以比较直接地感受北泽的地位了
与美漫不同的还有剧情。日本漫画的题材相当广泛,涵盖儿童、少男、少女,成人四大类别,校园、热血、推理种类繁多,天马行空的世界观非常多样、大胆。由于日本漫画的编剧和主笔通常都是同一人,所以较少会像美漫那样因为同一作品有多个作者而出现让人理不清头绪的多个平行世界的情况。也由于日本漫画的编剧和主笔是同一人,很少出现多个作者处理同一角色的情况,所以通过作品,读者可以慢慢感受漫画家的思想,而极少会出现听不同的人讲同一个故事的不同版本的感觉。
日本漫画不但与美国漫画有区别,而且与以图为主、文字陪衬甚至没有的绘本不同,与中国连环画(公仔书。其实也是漫画的一种)图文分离、占比各半也不同。日本漫画的文字和画面结合得非常紧密,看文字和看画面的过程基本上是同步的,两者并不会脱节,看起来非常自然。
中国的连环画(公仔书)
日本还发展出各种独具特色的漫符。例如对于睡觉,美国人是用一连串的“Z”这种音喻去表示的,而日本则用从鼻孔吹出的气泡这种形喻去表达同一概念。
《多啦A梦》,冰袋漫符·生病(左),鼻泡漫符·睡觉(中),汤气漫符·发怒(右)
日本漫画角色是唯美的,画面注重细节,所以有时候会显得非常复杂(例如《圣斗士星矢》的圣衣)。此外,日本人还为二次元发明和带动了不少极具创造力和魅力的流行元素:猫耳、水灵灵大眼睛、女仆、娘化、痛车(用动漫角色作为车身装饰图案的车)和服饰扮演(cosplay)……
松井珠理奈
而这一切日本特色的滥觞,除了北泽乐天外,不得不提的就是在日本被尊称为“最伟大漫画神”的手塚治虫。1947年,手塚治虫的《新宝岛》发行。在这部作品中,他开创性地将电影的处理手法带入到日本漫画中并引领了潮流,使得日本漫画得以体现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细节,一段剧情就可以画很多页,大大增长了篇幅,也使得日本漫画单行本的厚度直线上升。同时,细腻的慢节奏剧情亦给予了作者接受读者反馈和思考剧情走向的时间。
当然,亦有人批评这造成剧情拖沓冗长,最广为诟病的就是某些漫画有生之年都看不到结局。而由于剧情进度放慢,亦使得视角切换(同一时间同一场景,经由不同人的视角画出不同的画面)被广泛应用到日本漫画当中,加强了临场感(美漫节奏紧凑,一般不会出现这种切换)。
和月伸宏《浪客剑心:明治剑客浪漫谭》,同一时间同一场景不同视角切换
至于动画片方面,日本的声优(配音演员)也是非常出色的,他们注重各种细节,令观众代入感强,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而另一类非常出色的东西就是,音乐。无论是动画片还是游戏,日本音乐都是一绝!日本音乐揉合了古典和现代,既有东方的悠扬,又有西方的激荡。某些经典的音乐,你根本不用知道那是什么剧集,也不用看画面,仅仅靠听就会有所感触。
日本除了有各种动漫展之类的活动,还建立了多个动漫博物馆和美术馆,例如宝塚市立手塚治虫纪念馆,川崎市的藤子·F·不二雄博物馆,秋留野市的少女漫画馆……甚至还有漫画寺(常乐寺),萌寺(了法寺)这样的寺庙。而了法寺更是将神像二次元化(当然,寺内同时还供奉着一代代传下来的神像)。
了法寺痛车(左),了法寺辩才天佛像(右)
由此可见,日本的动漫并非照搬欧美的模式,而是独具特色的。日本动漫是东方文明在二次元的完美演绎。现在,日本动漫已销往世界各地,其中漫画销售额稳坐全球第一把交椅,可以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动漫王国!日本值得为此而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