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贯通日本 >> 动漫 >> 焦点资讯 >> 正文
甩锅、不回邮件、喝酒敷衍,日本动画业褪下神话光环


欢迎关注“创事记”的微信订阅号:sinachuangshiji


文/TripleFire


来源:三文娱


一年2.15万吨产品涉嫌检测信息造假,10年来包括管理层在内的十余人参与造假,约200家企业受到牵连……神户钢事件让世界看到,过去大家所信任的“日本制造”并非真的完美无缺,甚至满是漏洞。


而日本动画制造也是一样。


“日本是当今世界上头号动漫强国,从画面质量到故事深度无一国家能比,咋会有问题呢?”


这是过去十余年时间里,几乎所有国人动画观众以及国内动画公司的看法。但随着中日动画公司合作的不断加深,以及一部部中日合作动画的扑街,终于有人意识到,日本动画制造和神户钢一样,虽然曾经有过辉煌的历史,但现在只是看起来很美。


例如给中国做动画时敷衍了事的态度、本为精益求精而设计的动画制作流程,沦为作画监督和演出相互甩锅的道具、来自中方暴涨的动画需求和与制作费用并不匹配的动画质量……这些现象或多或少可以看出,日本动画公司对中国的印象似乎是人傻钱多速来


近年里虽然整体质量在下降,但日本动画还是偶尔能诞生让人眼前一亮的新番,可中日合作的动画里却少有真正获得质量上的普遍认可。本文站在中国动画人们的视角,来观察日本动漫的发展现状。


不回退修邮件的中日合作


在国内公司与日本寻求动画合作时,日方给出的态度往往是这样的:“我们是专业的,所以既然找我们做动画,就放心把一切都交给我们,我们肯定不会出问题。”


作为动画行业的追赶者,国内公司当然是抱着虚心学习的心态表示了认同,可一旦建立起了合作,种种问题都暴露了出来——


首先,日本的动画制作已经高度制度化,在企划阶段会规划好整个流程,一旦定下来哪怕出了问题也不会更改。


一位中国导演告诉三文娱,他们与日方合作时,曾经出现过制作进行忘记发包出去的情况,少了的镜头临时交给原画来补,在工作量饱和的情况下加新的镜头,原画的质量自然无法保证。


而当中方表示质量无法接受,需要退修时,日方则干脆装死不回邮件了,拖到最后死线前再表示时间太赶了来不及修改。


还有一些小型的日本动画公司,只有一个好的原画和好的作监,与中方合作时先做一个精美的PV或者一套人设给国内,中国公司认可质量发给他们订单后,先花上半年时间慢慢做出第一集,让中国公司看到成果放心后,从第二集开始就一塌糊涂了。


这样的工作态度,与日本一直标榜的“匠人精神”实在是相距甚远。 除此之外,中日合作动画时导演擅自解读作品也是一个问题。


例如某平台与日本知名动画公司+知名导演合作的作品,在豆瓣评分仅为5.3分,画面里大量的黑线遭到了观众的吐槽,而给画面加入黑线正是导演本人的创意。


还有一部热血漫画改编的动画,同样是交给日本动画人员制作,导演在动画中加入了大量女性洗澡的福利镜头,当然这些镜头已经全部被中方砍掉了。


“这样的导演不是不考虑市场不考虑观众,他就是不考虑任何人,只考虑自己。”这部动画的中方团队认为。


从精益求精到相互甩锅,当动画不再有创造力


与中国合作时日本动画公司态度敷衍,那么做本国的动画时,日本就会端正起态度了吗?事实也并非如此。


日本的动画制作流程,诞生于产能和动画需求量都有限的年代,所有环节都高度细分给每个岗位,每一个环节都是为了让制作人员能够精益求精地打磨作品。而现在,这个动画制作流程已经沦为不同岗位间甩锅的工具。



在日本,单集动画的制作周期是90天,如今在已经省略了多个环节的情况下仍然保持90天的周期,这个周期中不少流程的功能性已经失去了。


例如演出与原画之间的沟通修改,发展成了由演出担任大部分工作,时间有限的情况下其画面效果难以保障;还有很多动画甚至省略了作监,直接由总作监负责检查修型,时间更加紧张,总作监每集只能修二三十卡动画,剩下的三百卡来不及修就直接交给第二原画了。


因此,当动画质量出了问题,原画习惯了甩锅给演出,演出又甩锅给总作监,总作监再甩锅给第二原画。总之,没有人对动画质量负责,画面崩了的现象因此屡见不鲜。


除了画面质量的下降,日本动画更为严重的问题是原创力量的削弱。


近年里为了迎合市场,日本动画同质化严重,宅腐内容越来越多,续集作品越来越多,因为这样的动画失败率低。少有动画公司愿意尝试新的题材,甚至在企划阶段他们就很清楚,这样的动画不会大红大紫,但是安全,所以还是要做。


喝酒抑郁不画画,月底抱怨工资低


“工资太低了,日本动画业界要完。”



动画《白箱》中揭露的动画各岗位年收入,其中最底层的动画师年收入为110万日元(约合人民币6.37万元)


这样的论调,相信已经有很多人听说过。但事实上,业界人员的工资真的很低吗?据了解,在日本动画、演出等工作的价格是国内的三倍以上。


一位业内人士对三文娱说:“其实日本动画人员工资低都是他们自己的问题,比如我们的动画师每天能画二三十卡,日本的动画师每天只能画三卡,他们还认为这已经很累了。还有演出,中国演出一集的价格在1万人民币左右,日本一集至少5万人民币,但是中国每个月能做1到2集演出,日本三个月才能做1集演出。”


而日本动画人员给出的理由包括但不限于要喝酒、没有灵感、抑郁症发作了等等,在日本劳动法保障深夜加班三倍工资的前提下,动画人员还习惯到下午再来公司上班,工作5个小时就下班。


“之所以抱怨工资低,其实是因为他们太懒。”这位业内人士说道。当然,除了个人因素,制度上的原因也影响了工资。尽管日本动画制作的费用一直在攀升,但钱并没有发到每一位制作人员手中,10年前220日元每卡的动画价格,10年后都没有涨过。


低工资加上培养人才的长周期,导致日本动画人才断层严重,年轻一代中已经少有作画能力优异的人才了。 大量的人员流失,动画需求量又一直在上涨,使得不少职务降低了要求,只有动画水平的人做原画,只有原画水平的人做作监,所以画面崩了的现象更为普遍。


在今年日本动画协会发布的《动画产业报告2017》中,中国、Netflix和亚马逊都是高频词汇,这些来自海外的力量已经在日本进行了深入的布局。他们所重视的,并不是日本的制作技术或是高效产能,而是他们在创作上的才华。


2015年,庵野秀明曾经说过,日本动画五年内要完蛋。


虽然他随后不久就又表示这是玩笑话,但仍有不少日本业界人士对此十分认同。还有专业动画人向三文娱表示,日本动画不会完蛋,但日本动画制造照这样下去就差不多了。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动漫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日本动漫已经没落,为什么很多人仍然在吹,根本原因是什么?
日本鸟取县推出名侦探柯南第4代主题列车 与工藤新一一起出行
日本动漫“崩坏”之源:有一种辛酸和无奈,叫“外包”
44岁日本漫画家触动中国网友:我36岁入宅,37岁学画画,43岁出道
有着日本漫威宇宙之称的《超级机器人大战》,凭什么能活30年?
日本动画里为何出现不存在的中国动画公司?
Netflix 深化日本动画产业合作,在东京六本木办事处设立新工作室
番外吊打本体系列,日本网友投票选出最强衍生漫画
中国动漫业就是阿斗吗?日本东映《三国志》抄袭,却被说致敬借鉴
D站等侵权播放日本动漫《碧蓝之海》,被判赔B站58万元
动漫之家擅自转载日本漫画《斩!赤红之瞳》,网易获赔16.107万元
伊藤润二,高桥留美子齐捧场,最会画中国故事日本漫画家出道50年
动漫神剧樱桃小丸子一个小细节,剧透了日本50年后“国难临头”
日本漫画家被“女拳”骚扰,干脆将其用作了漫画素材
日本公开“漫画销量”排名,第3名被称“水贼王”,第1名遭到质疑
浅谈日本动漫三巨头:集英社,讲谈社,小学馆
日本动漫史:动漫三雄和一己之力推翻JUMP王朝的男人
中国网友看盗版还找作者抱怨,日本漫画家怒了
宫崎骏受中国动画影响...日中动漫有多少“不谋而合”
日本动漫在华热度转冷,观众不好骗了吗?北京大学教授指出原因
日本为什么到今天还拍特摄,还有市场吗,特摄在今天没有优点吗?
日本漫画家一天睡“3个小时”?看完作息时间表,理解富坚老贼了
日本海外首座高达立像上演机械灯光秀
《火影忍者》动画导演小林治去世 终年57岁
梦工场动画「穿靴子的猫:最后的愿望」宣布定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