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称为2016年“最值得期待的国漫”、“国产动画的脊梁”的动画长片《大鱼海棠》近期揭开了神秘面纱。这部在上映前吊足观众胃口的动画电影,一上映便打破了国产动画电影首日票房的最高纪录。上映仅三天,票房超过了2亿。然而,叫座不一定叫好,高票房不代表一定是部好电影,没几天,豆瓣评分就从8.1分跌落到了6.6分。
虽然不少观众震撼于片子的画风、美术、配乐、音效、剪辑,但也有很多观众表示非常失望,有些犀利的影评人一针见血地指出,“《大鱼海棠》毁了一副好皮囊。”网上最大的声讨,莫过于“画风像极了宫崎骏,但讲故事的水平差了不止一个段位”。
其实,从去年的《大圣归来》,到今年的《大鱼海棠》,国产动漫的进步有目共睹,尽管仍有诸多提升空间。与此同时,在资本市场的推动下,我国动漫产业将迎来新的“成长拐点”。
然而,逐步成长的国产动漫市场,仍然与日本、美国、法国、韩国等动漫强国存在一定的差距,不妨来看看他们是如何打造各自的动漫天地。
日本动漫
进入ACGC时代,产业链完整成熟,周边产品获大利
近十年来,日本动漫产业平均每年的销售收入达到2000亿日元,已成为日本经济的三大支柱产业之一,无怪乎日本素有“动漫王国”的美誉。
作为“头号”动漫强国的日本,其动漫产业的一大特征主要是以漫画为起点的巨大商业链。日本动漫已经进入了“ACGC”时代,也就是将Animation(卡通动画)、Comnics(漫画)、Game(游戏)和Cosplay(角色扮演)作为一个经济整体进行发展。
总体上说,日本动漫产业是动画、漫画、游戏不分家,齐头并进。具体模式是这样的:漫画家在著名漫画周刊上连载的漫画成为人气作品后,会逐步进入电视动画化、DVD化(OVA)、电影化(剧场版)等多种媒体形式,并进一步被开发为庞大的衍生产品如玩偶、游戏等。近年来也有从小说、游戏反向推进到漫画、动画的成功作品问世。
7月底刚刚上映的电影《海贼王》,无论是影响力和销量都是日本当之无愧的龙头老大。海贼王最早连载于日本三大少年漫画杂志之首的《周刊少年jump》,逢周一发售,每期发行量为500万册左右。在日本国内,海贼王单行本的总销售量为2.6亿册,意味着平均每个日本人都有两本海贼王的单行本。换句话说,海贼王凭其中一本单行本就能打败哈利·波特《死亡圣器》的总销量,这是一个相当可怕的消费市场。单行本盈利是漫画盈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单凭一本销量可怕的漫画书是很难成功的。日本动漫产业成功的主要原因还是它自成一体的产业链,一本漫画从刊载,到出单行本,到动画化,到电影,再到游戏,甚至现在计划要打造的手机动漫时代,每一个环节都会经过考验和筛选,一环套一环,每一环节考验的突破将确保着下个环节的顺利实施,从而大大降低了市场风险。
而这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又依托于专业化和规模化的生产制作、竞争性和扩张性的出版传播策略,以及其多元化和创新化的周边开发。
日本拥有大批的专业动漫作家和制作机构,并配备了专业的制作团队,同时又将庞杂的绘画工作外包出去,形成了分工体制下的生产制作规模化。而出版播出机构推行编辑核准制度,从产品开发的各个环节展开竞争,保证动漫的质量。
一般情况下,一部动漫产品的出版、电影制作等如果能进入良性循环,那其周边产品的销售就势如破竹了。周边产品主要包括玩具手办、饰品和衣服等。以玩具手办来说,“海贼王”是一个旅途冒险故事,当中出场的人物相当多,在制作手办这个环节中很有优势。一次漫画创作带来粉丝,动画、电影作为广告的同时加深他们的爱,然后粉丝的爱在周边产品这个高端环节中被消费,整个产业链在这个环节中极大获利。
与此同时,动画和漫画也带动着如汽车彩绘、手办、玩偶等产业的发展,还推动了音乐,尤其是声优行业的发展。
近年来,动漫新兴产业如主题餐饮、漫画咖啡馆、服装道具、动漫形象模型等也发展迅速,已成为当今日本最具成长活力的产业之一。
[1] [2] [3] 下一页 尾页